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72|回复: 17

《蓬间雀》——黄淦老师新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5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次感谢黄淦老师,将多年观鸟的感触和经验一一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很多领悟,大家也都有,但是如何系统表述出来,却不容易,希望大家多象黄淦老师学习:)

总之一句话:分享是美德。

蓬间雀》——福州黄淦

    毛泽东诗词里提到的蓬间雀,顾名思义就是指栖息于蓬草丛中的小型鸟雀。这主要有鵐类的灰头鵐、白眉鵐、小鵐;鹨鸟中的树鹨、田鹨;莺类中的鹪莺、苇莺、树莺、地莺;鸦雀类的棕头鸦雀、点胸鸦雀;以及雀科的斑文鸟、白腰文鸟。

    虽然同为蓬间雀,它们习性却各不相同,觅食也有严格分工。鵐、鹨主要在地面行走;莺和鸦雀却只栖息于树枝草茎。(地莺除外)鵐和鸦雀嘴型粗短,均为素食鸟;但是鵐类几乎只在地面觅食掉落的树籽草籽,而鸦雀又只食树枝草茎上的植物种子。鹨和莺嘴型细长,都是食虫鸟;可是鹨和地莺几乎只食地上的虫子,其它莺类则只在树枝草茎间觅食。所以,这些蓬间雀分别占有至少四个不同生态位。

    在地面活动的鵐和鹨,羽色多为黄褐底缀黑纵纹,这与它们常栖息的草地极相配。而在高草灌丛活动的鸦雀、树莺、鹪莺,羽色都为不带条纹的黄褐色,这和树枝草茎的颜色也很一致。它们羽色的这些差别,敏感地反应了其生境看似微小的差别。

    各种蓬间雀的尾巴也很不同。鹪莺的尾羽最长,达63mm,占了体长120mm的一大半。这显然有利于在高草灌丛窄小环境里穿飞时急转弯。同时也使它们看上去很象一接枯枝。在地面行走的鵐和鹨尾较短;而专在密草丛地表活动的地莺、鹩鹛尾更是短的几乎看不见。这同样使得它们跑动时显得轻巧不拖拉。

    总的来看,蓬间雀善于伪装,因此其貌不扬。作为补偿,它们鸣声往往尖亮,以利在密草丛中传递信息。繁殖期它们的啭鸣也相当悠扬动听。对黄腹鹪莺的鸣声,我进行过较多观察,发现这种鸟鸣声可分为鸣叫、鸣唱、和哭鸣三类。黄腹鹪莺鸣叫语言相当丰富。有滴滴滴报警声;哒哒哒招唤声;还有惊逃声等。雄鹪莺的鸣唱声为“嘀—溜溜溜”。相当悠扬而且音调富于变化。繁殖期雄鹪莺常在巢边芦苇稍头不停地鸣唱,原意可能是警告其它鸟不得进入它的巢域,但根据这个特点使我能多次轻易发现它在苇丛中的球状巢。多数雀形目鸟类鸣声只有鸣叫、鸣唱两种形式,可是黄腹鹪莺还会发出一种凄凉哀怨猫叫似的哭鸣。这鸣声常发生在雌雄鸟互诉衷肠时,或遭到巨大危险后。因其表达感情的方式犹如人类的哭泣,所以我将其称之为“哭鸣”。除了鹪莺,鸟类中只有绣眼、黑鹎和红头穗鹛有类似的哭鸣声。这是否为鸣声进化的较高级阶段,尚须进一步证实。

    一般地说,鸟类繁殖对策有两种,一种是猛禽等采用的少生优生的k—对策,另一种是弱小鸟雀常采用的大量繁殖后代,以保证在遭到严重杀伤后种群仍能维持一定数量的r—对策。正如毛泽东诗词“鸟儿问答”中指出的,蓬间雀是些胆小的鸟类。越是胆小,越易受伤害。天上的鹰隼、灌丛里的伯劳,和地面的黄鼠狼每天都要捕食成千上万的蓬间雀。所以它们均采用了大量繁殖后代的r—对策。在福州郊区,黄腹鹪莺的繁殖期从三月到十月,长达240天,这期间一对鹪莺总要孵二、三窝卵。而斑文鸟的繁殖期更长,11月底居然还能见到雏鸟。
发表于 2007-12-25 10: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这个超级外行来说--有点晕。。。不过认真学习中。。。。。。
发表于 2007-12-25 11: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这些文字很适合做成影像的配音,如同<动物世界>那样.
发表于 2007-12-25 11: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受益啦!
发表于 2007-12-25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按】词作于一九六五年秋。
  【鸟儿问答】见《庄子·逍遥游》和《七律·吊罗荣桓同志》的注释。
  【三家条约】指美英苏三国签署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土豆、牛肉】一九六四年四月访问匈牙利时,前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曾说,共产主义就是人人有土豆牛肉汤喝。
      【蓬间雀】详见黄淦老师详解
发表于 2007-12-25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2-25 11: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

好文章啊。希望黄淦老师能出本书~:heart
发表于 2007-12-25 13: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
发表于 2007-12-25 16: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是一定要出地

发表于 2007-12-25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详细,描述生动!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07-12-25 16: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mjj35 于 2007-12-25 16:01 发表 书是一定要出地


:heart 先定先得  哈哈
发表于 2007-12-25 19: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阿~~
发表于 2007-12-25 2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心血积累啊
发表于 2007-12-25 20: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2-25 21: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用心去观鸟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细致入微的好文章.
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13 19:41 , Processed in 0.0685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