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4|回复: 6

河北农民商鹤羽护湿地苍鹭30年 与村民反目成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4 21: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
<>编导:吴晓红 责编:王少华</P>
<>  一 引子</P>
<>  2003年11月,河北省宽城县孟子岭乡大桑园村39岁的农民商鹤羽,因为守护湿地鸟类苍鹭30多年,使村边的苍鹭从当年的8只,繁衍成2000多只的事迹,而荣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中为保护野生动物而设立的“福特百年特别奖”三等奖。 </P>
<>  一个普通农民获此殊荣,一夜之间商鹤羽成为人人皆知的新闻人物。一时间,商鹤羽和已去世的父亲守望苍鹭的故事,以及他们为了苍鹭与本村本家大多数村民反目成仇的矛盾,从商鹤羽一次次面对媒体的叙诉和控诉中散发到了全国各地,又反馈回了那个表面平静的山村。</P>
<>  从京城领奖回到村里,商鹤羽就陷入了一场危机中。</P>
<P>  在《乡约》节目访谈现场,在大桑园村环境幽静的山水之间,商鹤羽和村民之间的矛盾不可遏止地爆发了。当商鹤羽娓娓述说保护苍鹭时,一部分村民拒绝我们的劝阻,起身离去;留下来的村民随后发出了“不是实话”的喊声;接下来台下的村民与台上的商鹤羽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节目录制被迫中断。即使是县委常委和局、乡长的劝阻,也无法解决。</P>
<P>  恐怕很少有电视节目象《乡约》一样,会触及到无法回避的真实。在采访对象的家门口,面对自己的左领右舍、乡里乡亲,没有人能完全逃避人物和事件的真实,包括细节与内心表达的真实。不管这种真实对采访嘉宾是幸运,抑或是不幸。现在看来,那一天的真实,对商鹤羽及其妻子和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残酷的事实。</P>
<P>  二</P>
<P>  你能想象你风光地坐在台上宣讲自己的事迹,台下的观众有40%是你的债主。再加上你这光环的背后有着金钱的影子。</P>
<P>  商鹤羽的处境可想而知。</P>
<P>  商鹤羽家所在的大桑园村,依山傍水,山路蜿蜒。相对闭塞的环境,给苍鹭这种既有益,又有科研和经济价值的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提供了美好的栖息地。苍鹭是候鸟,每年秋天飞走。飞到啥地方商鹤羽和村里人都不知道。只知道就往南边去。到第二年春天立春,它们就回来,建巢下蛋、孵化,繁衍生息。</P>
<P>  30多年前,商鹤羽的父亲在村边发现了8只象仙鹤一样的鸟,就管它叫“灰鹤”,当地人也称它“白老鹳”。很久以后,当环保部门介入由专家鉴定,才知道它们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苍鹭。</P>
<P>  据商鹤羽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父亲护鸟。曾经为了吃一个鸟蛋的事,付出了挨树枝抽打的代价。长大以后,为了苍鹭,跟偷拿鸟和鸟蛋的人打架打得受伤住院;也得罪过一些本村本姓的亲戚朋友。据商鹤羽的叔伯婶婶满素琴大娘介绍说,她曾在山上从偷鸟蛋的外甥手下,救过商鹤羽的命。</P>
<P>  这些年,为这些苍鹭,商鹤羽吃了不少苦头,也找到了不少欢乐。十几、二十岁时,在县城一家招待所找了份采购员的工作,可父亲放羊从山崖摔下去世后,他又回到村里,结婚生子,一呆就呆到了现在。这期间,他把每年苍鹭来临时,上山守望苍鹭当做了自己的事业。为此,他举债垫资修了那条通往山外的路,为的是给受伤或被人为下毒而失去父母的小苍鹭买小鱼食;他借钱买树苗、欠人工费上山栽树,是为了不让风吹雨打毁了苍鹭的窝巢。商鹤羽说这些年,苍鹭使他背了一身债,可他并不后悔。</P>
<P>  而对于大桑园村的部分村民来说,他们后悔的是当初为什么要借给商鹤羽那些血汗钱。这些4、50人组成的债主队伍,分摊了商鹤羽这些年欠下的9万多元的债务,这其中还包括了他的亲兄弟。</P>
<P>  对一个只能把外出打工,作为唯一谋生手段的山村来说,整天在山上看鸟游荡,只在冬季外出上唐山煤矿打点儿零工的商鹤羽,偿还这笔巨额债务的日子遥遥无期。就在这个时候,从山外传来的消息,给债主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商鹤羽因为看那些鸟获奖了,得了一大笔奖金,还有一辆车。所以,当商鹤羽从京城回到家里,等待他的是所有的债主。而事实上,获奖的那笔5万元的奖金,却不是给个人的,是要投入围山护鸟用的。一些债主们失望之后,极端地采取搬东西、蹲守等手段要债。而大奖之后的商鹤羽,从后墙逃债而去。这其中的悲哀与无奈只有他和家人可以体味。</P>
<P>  三</P>
<P>  荣誉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P>
<P>  孟子岭乡乡长唐利国有这样的评价。他说,已经把商鹤羽的事迹做为典型, 在全乡范围内宣传。同时在资金物资方面,给予过一定资助。</P>
<P>  商鹤羽似乎已经涅磐了,那些苍鹭真的成为了他的事业。他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只能从屋后翻墙逃债的农民。他很老练的应对各种媒体。他和父亲甚至儿子的故事在他的诉说之中,不径而走。可他和村民、和债主的矛盾又有了新的内容。</P>
<P>  在大桑园村,许多村民在发现老鹰飞近苍鹭时,都会发出一种喊声:喜鹊乌鸦打鹞鹰。在前期采访中,我们惊讶于村民突然出现的这种自发而有效的护鸟行为,并为之感动。正像商鹤羽在节目中所说,荣誉是属于大家的,他只是一个代表。可村民的理解似乎和他还有很大的差距。</P>
<P>  一方面是无法还清的巨额债务;另一方面是基于团体努力之上的荣誉集中。债还背着,媒体的报道仍在继续。苍鹭的故事仍在讲述。</P>
<P>  而商鹤羽的生活以及他的故事仍在平淡中继续着。</P>
<P>  ………</P>
<P>  本文采访线索由央视七套《乡约》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乡约》栏目查阅。</P>
<P>  注:CCTV-7《乡约》栏目播出时间:每周六21:52分 重播时间:每周日13:30,节目时长45分钟,无限精彩尽纳其中,届时敬请收看。</P>
<P>  </P>
<P>转自搜狐<a href="http://news.sohu.com/20051020/n227256274.shtml" target="_blank" >http://news.sohu.com/20051020/n227256274.shtml</A></P>
[此贴子已经被随风招摇于2005-10-24 15:09:0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24 23: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鼻涕整理好贴子。</P><>我觉得,这样的“环保”有什么前途呢?如以下描述,是否意味着基本群众或说不认同、或说抵触呢,那么故事的主人公商鹤羽“离去”之后,当地又会剩下什么呢? 且暂且先不以“专业”的眼光看待这样保护物种。</P><>
在《乡约》节目访谈现场,在大桑园村环境幽静的山水之间,商鹤羽和村民之间的矛盾不可遏止地爆发了。当商鹤羽娓娓述说保护苍鹭时,一部分村民拒绝我们的劝阻,起身离去;留下来的村民随后发出了“不是实话”的喊声;接下来台下的村民与台上的商鹤羽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节目录制被迫中断。即使是县委常委和局、乡长的劝阻,也无法解决。
</P>
发表于 2005-10-25 00: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
发表于 2005-10-25 0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紫啸鸫</I>在2005-10-24 16:58:49的发言:</B>
方法....</DIV>
<>这不好说,个人有个人的自由,包括媒体要做新闻,环保机构要立标兵,不好评述,
<>但这种树起一个典型,却“策反”一片,实不可行。</P>
发表于 2005-10-25 02: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普及工作还是首要的[em02]
发表于 2005-10-25 04: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基本一点得说,苍鹭从8只“繁衍(?)”到2000只,这不应就理解成“保护”的效果,</P><>南北迁飞的候鸟,不知这其中有多少因素在起作用。</P>
发表于 2005-10-25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的没爱心,没钱的又太有爱心</P><>都是钱的问题啊....</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6 04:27 , Processed in 0.0701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