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7-25 08: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祖和台湾的人们无法救成功,不过他们说“達成目標才收手”。
搶救神話之鳥行動展開 首日無功收場
搶救神話之鳥行動展開!首階段前往該鳥所在的鐵尖島,就近觀察該鳥的現況並確定其休憩位置。(圖/文:曹重偉)
--------------------------------------------------------------------------------
【本報訊】搶救「神話之鳥」!縣長陳雪生高度關切,並指派建設局連繫安排,由台北野鳥學會展開的救援行動,昨天第一天結果是無功收場,雖在下午發現卡到塑膠管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蹤跡,但多次架設鳥網均未捕獲,後因天色昏暗視線不佳,決定收隊,今天繼續救援工作;台北鳥會研究組長阮錦松表示,此行帶了五位捕鳥及鳥類專家來馬馳援,也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達成目標才收手。
為搶救下喙卡到塑膠管而有生命危險的「神話之鳥」,台北野鳥學會在該會研究組長阮錦松率隊下,昨天上午搭乘「臺馬輪」抵馬協助縣府建設局,並隨即在八時轉往北竿準備搭乘「龍福號」出海,展開第一天的救援工作;包括立委曹爾忠、局長柯木順、馬祖鳥會成員王建華校長及多位媒體記者等人都隨船同行,現場報導此保育界相當關切的話題。
而依阮錦松所提行前救援規劃報告指出,昨天的救援行動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為上午先就近觀察及鎖定位置,第二階段為傍晚趁鷗類都回島上準備休憩時,加以誘捕及登島救援。
一行人上午八時三十分搭乘休閒漁船「龍福號」從北竿白沙港出海,展開第一階段救援行動,前往該鳥所在的鐵尖島,就近觀察該鳥的現況,並確定其休憩位置,不過在鐵尖島周邊停留近一小時期間,並未發現該鳥蹤跡,研判是受到大陸漁民登島干擾,所以燕鷗都轉到島上高處躲避,以致無法觀察到。
為避免過度驚嚇燕鷗群,救援隊伍當下並未採取登島行動,只是詳實紀錄島上的神話之鳥數量,也順道紀錄保護區內各島礁的鷗類分部及數量現況;昨天也有進一步的發現,就是觀察到同時存有十五隻成鳥及五隻幼鳥,比上次國際賞鷗團所發現的十六隻還多出四隻,使今年神話之鳥的數量,一口氣增加到二十隻之多,也是昨天唯一讓救援隊伍感到高興的一件事。
下午三時展開第二階段救援行動,一行人搭乘「梅花公主號」,滿載救助用具從北竿橋仔村出發,要進行登島救援行動,海巡隊也在縣府協調下,派出海巡艦艇隨船戒護,曹爾忠、柯木順也隨船前往關切;船隻先駛近高登島與鐵尖島間的水域,再慢慢靠近鐵尖島,讓島上鷗群適應以減低干擾效應,再俟機展開登島「奇襲快閃」救援,柯木順在行程中並向縣長報告救援狀況。
下午行動一開始還算順利,在三時四十五分就發現該鳥蹤跡及停留位置,推斷牠的覓食區離鐵尖島有段距離,所以上午並未返回;稍做器具準備後,救援人員立即登島,先以網槍試圖加以捕捉,可惜燕鷗生性機警,還沒進入射程範圍就已驚動燕鷗群四處飛散,該鳥也是東停一下、西停一下,根本無法鎖定;見網槍無效,救援人員改採鳥餌捕網,不過經過一小時多的埋伏,上當的都是其他的燕鷗,可見牠還不是最笨的;而可以寬心的是,該鳥從其體型與動作判斷,還是相當靈敏,表示體能尚可,塑膠管則是越卡越深,整個下喙都被包覆,非人力介入是無法移除的;柯木順表示,要一次就成功的可能性本來就不高,建設局與台北鳥會都已做好長期抗戰準備,希望能順利讓那隻神話之鳥脫離險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