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whitefang

福建的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腰草鹬 Green Sandpiper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5-1/200514115920375.jpg" border=0>
<>鹳形目 &gt; 丘鹬科 &gt; 鹬属
<FONT size=-1>CICONLLFORMES &gt; Scolopacidae &gt; Tringa ochropus</FONT></P>
<>描述:中等体型(23厘米),矮壮型,深绿褐色,腹部及臀白色。飞行时黑色的下翼、白色的腰部以及尾部的横斑极显著。上体绿褐色杂白点;两翼及下背几乎全黑;尾白,端部具黑色横斑。飞行时脚伸至尾后。野外看黑白色非常明显。与林鹬区别在近绿色的腿较短,外形较矮壮,下体点斑少,翼下色深。
虹膜-褐色;嘴-暗橄榄色;脚-橄榄绿色
叫声:响亮如流水般的tlooeet-ooeet-ooeet,第二音节拖长。
分布范围: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冬季南迁远及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北婆罗洲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仅于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地区有过繁殖记录,迁徙时常见于中国大部地区,越冬于塔里木盆地,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国东部大多数省份,长江流域及北纬30°以南的整个地区。极少至沿海。
习性:常单独活动,喜小水塘及池塘、沼泽地及沟壑。受惊时起飞,似沙锥而呈锯齿形飞行。</P>
<>俗名:绿鹬</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岩鹭 Reef Heron

<>鹳形目 &gt; 鹭科 &gt; 白鹭属
<FONT size=-1>CICONIIFORMES &gt; Ardeidae &gt; Egretta sacra</FONT></P>
<>描述:体型略大(58厘米)的白色或炭灰色鹭。有两种色型:灰色型较常见,体羽清一灰色并具短冠羽,近白色的颏在野外清楚可见。白色型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头及颈狭窄。与其他鹭的区别为腿偏绿色且相对较短,嘴浅色,习性也不同。
虹膜-黄色;嘴-浅黄;脚-绿色。
叫声:进食时发出粗哑呱呱的喉音,告警时发出更为粗哑的arrk声。
分布范围:东亚和西太平洋沿海并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分布状况:偶在海南岛、香港、台湾、澎湖列岛及南沙群岛繁殖。福建、浙江及广东沿海有候鸟。
习性:几乎总是见于沿海岸线地带,在岩石或悬崖面上休息,或在水边捕食。巢筑于小岛大砾石下的石堆上。</P>
<>俗名: </P><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27103525397.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27103529464.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27103529403.jpg" border=0>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头麦鸡 Northern Lapwing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5-1/200513234552994.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5-1/200513235015475.jpg" border=0></P>
<>鹳形目 &gt; 鸻科 &gt; 麦鸡属
<FONT size=-1>CICONIIFORMES &gt; Charadriidae &gt; Vanellus vanellus</FONT></P>
<>描述:体型略大(30厘米)的黑白色麦鸡。具长窄的黑色反翻型凤头。上体具绿黑色金属光泽;尾白而具宽的黑色次端带;头顶色深,耳羽黑色,头侧及喉部污白;胸近黑;腹白。
虹膜-褐色;嘴-近黑;腿及脚-橙褐。
叫声:拖长的鼻音pee-wit。
分布范围:古北界;冬季南迁至印度及东南亚的北部。
分布状况:甚常见。繁殖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于北纬32°以南。
习性:喜耕地、稻田或矮草地。</P>
<>俗名: </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蓝矶鸫 Blue Rock-Thrush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27103911933.jpg" border=0>雌鸟</P>

<>雀形目 &gt; 鹟科 &gt; 矶鸫属
<FONT size=-1>ASSERIFORMES &gt; Muscicapidae &gt; Monticola solitarius</FONT></P>
<>描述:中等体型(23厘米)的青石灰色矶鸫。雄鸟暗蓝灰色,具淡黑及近白色的鳞状斑纹。腹部及尾下深栗或于亚种pandoo为蓝色。与雄性栗腹矶鸫的区别在无黑色脸罩,上体蓝色较暗。雌鸟上体灰色沾蓝,下体皮黄而密布黑色鳞状斑纹。亚成鸟似雌鸟但上体具黑白色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恬静的呱呱叫声及粗喘的高叫声,以及短促甜美的笛音鸣声。
分布范围:分布广泛,为留鸟及候鸟,见于欧亚大陆、中国、菲律宾、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一般常见,尤其在中国东部。亚种longirostris繁殖于西藏西南部;pandoo分
布于新疆西北部、西藏南部、四川、甘肃南部、宁夏、陕西南部、云南、贵州及长江以南地区,迷鸟于台湾及海南岛;philippensis繁殖于东北至山东、河北及河南;迁徙时经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及台湾。
习性:常栖于突出位置如岩石、房屋柱子及死树,冲向地面捕捉昆虫。</P>
<>俗名:矶东? 蓝矶东? 麻石青 水嘴 潭?吉?</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灰背燕尾 Slaty-backed Forktail

<>雀形目 &gt; 鹟科 &gt; 燕尾属
<FONT size=-1>ASSERIFORMES &gt; Muscicapidae &gt; Enicurus schistaceus</FONT></P>
<>描述:中等体型(23厘米)的黑白色燕尾。与其他燕尾的区别在头顶及背灰色。幼鸟头顶及背青石深褐色,胸部具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红。
叫声:高而尖的金属声teenk。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常见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及福建海拔400~1800米的山林溪流。
习性:似其他燕尾。常立于林间多砾石的溪流旁。</P>
<>俗名: </P><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0/20041014132235818.jpg" border=0>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红尾鸲 Daurian Redstart

<><IMG src="http://birdwatch.fzepb.gov.cn/UploadFile/2004-10/20041024233517322.jpg" border=0>雌鸟</P>
<>雀形目 &gt; 鹟科 &gt; 红尾鸲属
<FONT size=-1>ASSERIFORMES &gt; Muscicapidae &gt; Phoenicurus auroreus</FONT></P>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具明显而宽大的白色翼斑。雄鸟:眼先、头侧、喉、上背及两翼褐黑,仅翼斑白色;头顶及颈背灰色而具银色边缘;体羽余部栗褐,中央尾羽深黑褐。雌鸟褐色,白色翼斑显著,眼圈及尾皮黄色似雄鸟,但色较黯淡。臀部有时为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为一连串轻柔哨音接轻柔的tac-tac声,也作短而尖的哨音peep或 hit,wheet;鸣声为一连串欢快的哨音。
分布范围:为留鸟,见于东北亚及中国,迁徙至日本、中国南方、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在山东及江西山区也有记录(越冬在华南、东南、台湾及海南岛)。有争议的亚种leucopterus繁殖于青海东部、甘肃、宁夏、陕西秦岭、四川北部及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越冬于云南南部。一般性常见鸟。
习性:夏季栖于亚高山森林、灌木丛及林间空地,冬季栖于低地落叶矮树丛及耕地。常立于突出的栖处,尾颤动不停。</P>
<>俗名:北红尾鸲 穿马褂 大红燕 红尾溜 花红燕儿 灰顶茶鸲 火燕 郎翁?</P><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8/2004824104835722.jpg" border=0>雄鸟(作者:<b><FONT color=#990000>紫啸鸫</FONT></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05-03-07 22:03:0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领雀嘴鹎 Collared Finchbill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1395944931.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1395944825.jpg" border=0>
<>雀形目 &gt; 鹎科 &gt; 雀嘴鹎属
<FONT size=-1>ASSERIFORMES &gt; Pycnonotidae &gt; Spizixos semitorques</FONT></P>
<>描述:体大(23厘米)的偏绿色鹎。厚重的嘴象牙色,具短羽冠。似凤头雀嘴鹎但冠羽较短,头及喉偏黑,颈背灰色。特征为喉白,嘴基周围近白,脸颊具白色细纹,尾绿而尾端黑。
虹膜-褐色;嘴-浅黄;脚-偏粉色。
叫声:悦耳笛声。急促响亮的哨音ji de shi shei, ji de shi shei, shi shei。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于华南、东南(指名亚种)和台湾(cinereicapillus)海拔400~1400米的丘陵。
习性:通常于次生植被及灌丛。结小群停栖于电话线或竹林。飞行中捕捉昆虫。</P>
<>俗名:黄爪鸟 蓝头公 绿孬 绿鹦嘴髀? 青冠 弱?嘴髀? 中国圆嘴布鲁布鲁</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白鹭 Large Egret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6236392.jpg" border=0>(作者:Mike77e)</P>
<>鹳形目 &gt; 鹭科 &gt; 白鹭属
<FONT size=-1>CICONIIFORMES &gt; Ardeidae &gt; Casmerodius albus</FONT></P>
<>描述:体大(95厘米)的白色鹭。比其他白色鹭体型大许多,嘴较厚重,颈部具特别的扭结。繁殖羽:脸颊裸露皮肤蓝绿色,嘴黑,腿部裸露皮肤红色,脚黑。非繁殖羽:脸颊裸露皮肤黄色,嘴黄而嘴端常为深色,脚及腿黑色。 虹膜-黄色。
叫声:告警时发出低声的呱呱叫kraa。
分布范围:全世界。
分布状况:于繁殖区为地方性常见,其余则罕见。指名亚种繁殖于黑龙江及新疆西北部,迁徙经中国北部至西藏南部越冬。亚种modesta繁殖于河北至吉林、福建及云南东南部,在中国南方、海南岛及台湾越冬。
习性:一般单独或成小群,在湿润或漫水的地带活动。站姿甚高直,从上方往下刺戳猎物。飞行优雅,振翅缓慢有力。</P>
<>俗名:白鹤鹭 白鹭鸶 白漂鸟 白洼 白庄 白庄 大白鹤 冬庄 风漂公子 鹭鸶 鹜满贯 雪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05-03-12 11:58: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骨顶鸡 Common Coot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1162443535.jpg" border=0>(作者:redjungle)</P>
<>鹤形目 &gt; 秧鸡科 &gt; 骨顶属
<FONT size=-1>GRUIFORMES &gt; Rallidae &gt; Fulica atra</FONT></P>
<>描述:体大(40厘米)的黑色水鸡。具显眼的白色嘴及额甲。整个体羽深黑灰色,仅飞行时可见翼上狭窄近白色后缘。
虹膜-红色;嘴-白色;脚-灰绿。
叫声:多种响亮叫声及尖厉的kik kik。
分布范围:古北界、中东、印度次大陆。北方鸟南迁至非洲、东南亚及菲律宾越冬;鲜至印度尼西亚。也见于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分布状况:亚种atra为中国北方湖泊及溪流的常见繁殖鸟。大量的鸟至北纬32°以南越冬。
习性:强栖水性和群栖性;常潜入水中在湖底找食水草。繁殖期相互争斗追打。起飞前在水面上长距离助跑。</P>
<>俗名:白骨顶 大番? 冬鸡 孤顶 骨顶 臌顶 米鸡 水姑??</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头啄木鸟 Grey-capped Woodpecker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1163041264.jpg" border=0>(作者:redjungle)</P>
<>?形目 &gt; 啄木鸟科 &gt; 啄木鸟属
<FONT size=-1>ICIFORMES &gt; Picidae &gt; Dendrocopos canicapillus</FONT></P>
<>描述:体小(15厘米)具黑白色条纹的啄木鸟。下体无红色,头顶灰色;雄鸟眼后上方具红色条纹,近黑色条纹的腹部棕黄色。亚种nagamichii少白色肩斑,omissus, nagamichii及scintilliceps背白具黑斑。
虹膜-淡褐;嘴-灰色;脚-绿灰色。
叫声:尖厉的ki?ki ki ki rrr…颤音。
分布范围:巴基斯坦、中国、东南亚、婆罗洲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分布广泛但并不常见,见于各类型的林地,可至海拔2000米。亚种doerriesi为中国东北的留鸟;scintilliceps在辽宁及华东;nagamichii在华南及东南部;szetschuanensis在华中;omissus在西南;obscurus在云南南部;semicoronatus在西藏东南部;swinhoei在海南;kaleensis在台湾。
习性:同其他小型啄木鸟。</P>
<>俗名:北啄木鸟 红星头喯打木 红星啄木 火点喯打木 小喯打木 小? 一点红</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褐翅鸦鹃 Greater Coucal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2710441556.jpg" border=0>
<>鹃形目 &gt; 鸦鹃科 &gt; 鸦鹃属
<FONT size=-1>CUCULIFORMES &gt; Centropodidae &gt; Centropus sinensis</FONT></P>
<>描述:体大(52厘米)而尾长的鸦鹃。体羽全黑,仅上背、翼及翼覆羽为纯栗红色。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一连串深沉的boop声,开始时慢,渐升速而降调;复又音调上升,速度下降至一长连串音高相等的或缩短的四声boop叫声。又作突然的plunk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大巽他群岛及菲律宾。
分布状况:中国南方的常见留鸟,上至海拔800米。亚种intermedius于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及西部;sinensis于云南东部至福建。
习性:喜林缘地带、次生灌木丛、多芦苇河岸及红树林。常下至地面,但也在小灌丛及树间跳动。比小鸦鹃更喜较厚植被。</P>
<>俗名:大毛鸡 红鹁? 红毛鸡 黄蜂 绿结鸡 落谷 毛鸡</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灰喜鹊 Azure-winged Magpie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8154537738.jpg" border=0></P>
<>雀形目 &gt; 鸦科 &gt; 灰喜鹊属
<FONT size=-1>ASSERIFORMES &gt; Corvidae &gt; Cyanopica cyana</FONT></P>
<>描述:体小(35厘米)而细长的灰色喜鹊。顶冠、耳羽及后枕黑色,两翼天蓝色,尾长并呈蓝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为粗哑高声的zhruee或清晰的kwee声。
分布范围:东北亚、中国、日本及伊比利亚半岛(可能为引种)。
分布状况:常见且广泛分布于中国华东及东北。引种至香港,但数量在下降,可能现已绝迹。指名亚种越冬于中国东北的极北部;pallescens为留鸟于小兴安岭;stegmanni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及长白山;interposita为华北东部的留鸟;swinhoei 于长江流域下游上至甘肃南部;kansuensis于青海南部至甘肃西北部。
习性:性吵嚷,结群栖于开阔松林及阔叶林、公园甚至城镇。飞行时振翼快,作长距离的无声滑翔。在树上、地面及树干上取食,食物为果实、昆虫及动物尸体。</P>
<>俗名:蓝膀喜鹊 蓝鹊 马尾鹊 山连子 山雀 山喜鹊 羊乌鹊</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鹊 Black-billed Magpie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2/20041281536102.jpg" border=0>
<>雀形目 &gt; 鸦科 &gt; 鹊属
<FONT size=-1>ASSERIFORMES &gt; Corvidae &gt; Pica pica</FONT></P>
<>描述:体略小(45厘米)的鹊。具黑色的长尾,两翼及尾黑色并具蓝色辉光。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叫声为响亮粗哑的嘎嘎声。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北非、加拿大西部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部。
分布状况:此鸟在中国分布广泛而常见,被认为能带来好运气而通常免遭捕杀。亚种bactriana分布于新疆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的西北部;bottanensis于西藏南部、东南部及东部至四川西部和青海;leucoptera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池地区;sericea见于中国其他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
习性:适应性强,中国北方的农田或香港的摩天大厦均可为家。多从地面取食,几乎什么都吃。结小群活动。巢为胡乱堆搭的拱圆形树棍,经年不变。</P>
<>俗名:飞驳鸟 干鹊 客鹊 鹊 鹊鸟 神女</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橙腹叶鹎 Orange-bellied Leafbird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1/20041115221938957.jpg" border=0><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5-3/200534174546492.jpg" border=0></P>
<>(作者:redjungle)</P>
<>雀形目 &gt; 和平鸟科 &gt; 叶鹎属
<FONT size=-1>ASSERIFORMES &gt; Irenidae &gt; Chloropsis hardwickii</FONT></P>
<>描述:雄鸟:体型略大(20厘米)而色彩鲜艳的叶鹎。上体绿色,下体浓橘黄色,两翼及尾蓝色,脸罩及胸兜黑色,髭纹蓝色。雌鸟不似雄鸟显眼,体多绿色,髭纹蓝色,腹中央具一道狭窄的赭石色条带。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清亮的鸣声及哨声,常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及中国南方。
分布状况:为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叶鹎,见于中国南方包括海南岛的丘陵及山区森林。指名亚种为留鸟于中国西南及西藏东南部;melliana于中国南方及东南;lazulina于海南岛。
习性:性活跃,以昆虫为食,栖于森林各层。</P>
<>俗名: </P>
 楼主| 发表于 2005-3-8 0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蛇雕 Crested Serpent-Eagle

<IMG src="http://www.bird-watch.org/UploadFile/2004-11/200411917499527.jpg" border=0>
<>鹳形目 &gt; 鹰科 &gt; 蛇雕属
<FONT size=-1>CICONIIFORMES &gt; Accipitridae &gt; Spilornis cheela</FONT></P>
<>描述:中等体型(50厘米)的深色雕雕。两翼甚圆且宽而尾短。成鸟:上体深褐色/灰色,下体褐色,腹部、两胁及臀具白色点斑。尾部黑色横斑间以灰白色的宽横斑,黑白两色的冠羽短宽而蓬松,眼及嘴间黄色的裸露部分是为本种特征。飞行时的特征为尾部宽阔的白色横斑及白色的翼后缘。亚成鸟似成鸟但褐色较浓,体羽多白色。
虹膜-黄色;嘴-灰褐色;脚-黄色。
叫声:非常爱叫雕,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发出响亮尖叫声kiu-liu或kwee-kwee, kwee-kwee, kwee-kwee-kwee。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burmanicus),长江以南各地(ricketti),海南岛(hoya)及台湾(rutherfordi)。在高至海拔1900米有林覆盖的山丘或许为最常见的雕雕类。
习性:常于森林或人工林上空盘旋,成对互相召唤。求偶期成对作懒散的体操表演。常栖于森林中有阴的大树枝上监视地面。</P>
<>俗名:吃蛇鸟 横冠蛇雕 麻鹰 直冠蛇雕</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23 15:02 , Processed in 0.04951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