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6 00: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带儿童团到MJK去观鸟。其实观鸟只是其中目的之一,更主要的是带孩子们去亲近自然,去认识湿地。
很有幸给雪枭打下手,他可在70年代就带过国际团的业余导游哦。
第一次坐大巴到MJK,第一次那么多人一起去,第一次不是别人给我带路而是我给别人带路。(总觉得每次出去都有好的第一次啊,那种新鲜感,就是一种动力)
下了车,风那个大啊,紫头考虑的周到,我们给每人发的一定迷彩帽发挥作用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深深地感谢这顶帽子,特别是家长们。想到帽子时,就会想到我们鸟会哦。
我们这组的目的地之一是观测站,这也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刚到楼顶,就见远方一个竹竿上有目标,雪枭眼锐,看一眼就说是鹗,猛禽啊,当然也是我的新种(我的新种多了去了,还有不少是反复的新种),静静的乖乖的,直到我们离开。
这天恰逢大潮,没一会儿潮水没了通往观测站的路了。只好赶紧撤离。
小孩们并没有被水淹了路给吓到,反到是异常的兴奋,观测站的工作人员给我找来石头,铺了几个桩子,大家有秩序的出去了,有几个很有先见之明的小朋友,穿着水鞋来的,高兴坏了,来回的淌水。其他的小朋友只有眼馋的份。
走到堤上,吸引小朋友眼光的不是天山缩着脖子飞的白鹭,不是遥远的鹬啊,鸻啊,知道是什么吗?
一群鸭子,一群排着一字型前进的鸭子,队伍久久不能前进,看鸭子走,看鸭子觅食……
有位老爷爷,带了两孙女在我们队伍了,看来不是第一参加鸟会的活动,大点的孙女认识挺多鸟的,还跟我说,家里一直珍藏着椭圆型的那常见鸟类一百种的小册子,想想,印那本小册子是几年前的事吧,那时她该多小啊。
当然我们的鸟屋也是今日的明星。
最对不住的是队伍里的老同志,关心小的,结果把他们遗忘了。
总之,今天要说满足嘛,就是将他们怎么带出去,又给原原本本的带回来。
其实在每个孩子的脑海里或多或少的会留下些回忆的,是翱翔的鸟,是单筒里的鸟,是一群鸭子,是一艘艘的渔船,是印有鸟会标志的向导旗,是那顶漂亮的帽子,是100种的小册子,……
要知道我每次都是被带的啊。这也算是一次不小锻炼吧。
三月份也就这样结束了。
[ 本帖最后由 shuimu22 于 2009-5-6 08:4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