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3-17 0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曾经终日逍遥在故乡的青山上......
原帖由 黄淦 于 2008-3-16 20:32 发表 
若有时间,争取参加探路组活动。
我们曾经终日逍遥在故乡的青山上,但如今却劳燕分飞远隔大海重洋。
那座青山是长安山,整整三十年前,我们的初次相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那一晚,“长安一片月,万户读书声”。有过多少回忆难以忘怀!几年后又一个春天,离别匆匆,二十六年。如今连年龄最小的陈老弟也已经跨过知命,飞得很远,栖身于安大略湖畔。地图上标着,有两支候鸟迁徙要经过那里!
今天陈老弟这迁移族的领飞鸟带了他一家三代老小飞回故乡的青山,来榕树底下,看桃花似锦,听柳莺歌唱。
我们此番看鸟赏花的好导游是我们的黄同学。他的看鸟事迹,我们也刚刚从网上得知。在长达四年的同学生活中以及以后二十多年我们真的并不怎么了解他!当老师们费劲地阐述种种深奥定理之时,他的目光是否早就频频瞄向窗外,“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鸟的舞蹈、鸟的歌唱无疑是自然界里最有生命最为深邃的秘密,不似枯燥数字也非冰冷逻辑。我等凡夫俗子哪能悟啊!但是都过去了,天空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大家都已经飞过、疲惫、歇息……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飞来飞去的鸟儿们啊!喜欢叽喳群聚是你素食树果的特征;而荤腥饱食为育雏繁衍的需要,那需要独行奋斗起早贪黑。看来,和我们人的规律也相差无多,颇有哲理啊!黄同学说起他的鸟朋友们如数家珍喜形悦色,我们也听得如痴如醉。多新鲜啊,就连那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主儿也还有“白颈”的一族——而且现在我们都很难看到它老人家啦,倒霉又可恶的呱噪声也珍贵起来……三十年前的插队乡野的气息似又重回到我们心中:淡忘贫富差距、没有荣辱担忧,甚至也不在乎老之将至。“注视天空的飞鸟你就会感觉幸福”,然而我们自己却更愿意多注视地上的石头和衣食。时光白白度过,真的老年至矣,幸福却依然还是遥望、期待。
黄兄的朋友们一个个快乐地笑谈着和他招呼,对讲机里时时有发现好鸟的消息。老弟的儿子也被快乐所感染似乎中文不再难学唐诗不再枯燥。在他飞回大洋彼岸后,会回忆起他的父母之邦福州吗?蓝天绿树,有许多他不知名的神秘之鸟歌唱而快乐。观鸟的人们,真的也很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