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夏至、灰灰鸟、老等、小军、噪鹃和我6个人从容的走了一趟闽江口,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目标,就是想看看现在鸟况如何。小军和噪鹃都是新加入的新鸟,也是第一次去闽江口。
难得不下雨的天气,不过闽江口还是很凉。大米草疯长,在航道上曾经种植了很多的红树林,因为生长缓慢,早就被大米草覆盖,看不到了,充分说明了这个外来物种的可怕,也说明了种植红树林并不是对付大米草的办法。插一句话,闽江口的优势在于广阔的滩涂,有丰富的底栖生物,这样才能吸引很多鸟来,而红树林对滩涂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我最近看到某环保组织计划在闽江口种植100亩红树林,不禁感叹:无知者无畏啊。天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有精力不如去铲除100亩大米草来的有生态效应。
从造陆和护堤的效果来看,大米草远比红树林好的多。但是从物种的排挤来看,大米草危害是很大的。长乐市林业局已经在采取铲除的方法来应对闽江口的大米草,希望能坚持下去。多扩种茳蒿(咸草?)和芦苇也远比红树林来得有效果——缓慢生长的红树林,实在抵挡不了大米草。
鸟况很差,和去年同期对比,不要说大量的鹬类,就是常见的环颈HENG和铁嘴沙HENG数量也极少,我记得每年这个时候它们都大量在滩上繁殖。唯一安慰的是看到黄嘴白鹭了。
核心区大量放养的鸭子,比去年壮观多了,数千只(3000只吗?忘记咨询了)鸭子在核心区一天要消耗多少食物?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比3000只水鸟吃的多,因为水鸟不必要天天下蛋。我们同情养殖者的景况,但是既然作为一个重要的水鸟保护区域,对于早就是自然保护区的闽江口湿地,是需要做出一些取舍的。何况从禽鸟密集交叉的情况来看,对于养殖禽类和野生水鸟本身,都是极其危险了。
在观鸟屋上,已经很难清楚的看到滩头的鸟了,说明整个滩在变长。但是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滩在变窄?我从鸭棚码头走向观鸟屋的沙滩上,看到朝东的沙堆因为潮水的关系,不断跨塌,沙子被卷走,整个沙洲在变矮。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观鸟屋是夏天避暑绝对好地方,大家去的时候,千万记得在关门之前把屋子扫一扫。
回来的时候还是踩淤泥回来的,但是路,整条路,都已经被大米草完全覆盖了!我一路上咒骂着引进大米草的猪头专家,一路深一脚滑一脚的走着。估计那些专家早就拿着国家的专项资金率先进入“先富起来的那小部分人”的行列了,但是在引进这个物种上签字的专家们,估计不会对这些生态灾难负责的。
快到堤坝的时候,看到当地林业局在铲除大米草了,不过很可惜,连同原生的芦苇和咸草一并铲除了,觉得有些奇怪,我想应该咨询下他们。
闽江口已经是福州所有沿江湿地中,最后的鸟类乐园了。行走鳝鱼滩,不仅仅是观鸟,我想更多的是对这片湿地的热爱,对湿地变迁的关怀,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如此,并而不是把自己当看客或过客。
今年我们要有新的行动,保护区的建立不是湿地保护行动的终结
而是,才开始。
[ 本帖最后由 紫啸鸫 于 2008-6-7 15:4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