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1|回复: 3

内蒙水禽救护员非法捕杀5万只候鸟被查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4 22: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

<TR>
<TH><FONT color=#05006c>
<H1>内蒙水禽救护员非法捕杀5万只候鸟被查处(图)</H1></FONT></TH></TR>
<TR>
<TD>
<HR SIZE=1 bgcolor="#d9d9d9">
</TD></TR>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20>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1:57 <FONT color=#a20010>新华网</FONT></TD></TR>
<TR>
<TD height=15></TD></TR>
<TR>
<TD class=l17><FONT size=+0>
<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11-14/U1397P1T1D8293176F21DT20051114115704.jpg"><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FONT size=+0><FONT size=2>候鸟很容易钻进捕猎者准备好的一张张粘网。来源:新华网
</FONT>
<CENTER><B><a href="http://news.sina.com.cn/photo/" target="_blank"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A></B></CENTER></FONT></CENTER>
<CENTE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11-14/U1397P1T1D8293176F23DT20051114115704.jpg"><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FONT size=2><FONT size=+0>乌梁素海自然保护区内盗猎活动猖獗。来源:新华网 </FONT>


</FONT></CENTER>
<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5-11-14/U1397P1T1D8293176F1394DT20051114115704.jpg"><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home/c.gif"><FONT size=+0>保护区生态环境恢复显著。来源:新华网 </FONT>


</FONT></CENTER>
<>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内,有一个被称为“塞外明珠”的湖泊--乌梁素海。占地44万亩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是全球范围内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环保多功能的大型草原湖泊,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这里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拥有180种鸟类,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珍稀鸟类就有30种,是世界上著名的鸟类迁徙地和繁殖地。</P><!--NEWSZW_HZH_BEGIN-->

<>  然而,近日内蒙古森林公安却在这里查获一起大案,调查显示,约有5万多只候鸟被猎杀贩卖。 </P>
<>  <B>森林公安:驯养中心涉嫌非法猎捕</B> </P>
<>  刚刚经过长途跋涉的候鸟,体力还很虚弱,受到惊吓后只能贴着水面低飞,很快就钻进了捕猎者早已准备好的一张张粘网。 </P>
<>  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安局在乌梁素海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猎捕候鸟案。公安机关发现,今年5月至8月底,乌梁素海多次发生猎捕候鸟案件,而猎捕者竟然是乌梁素海水禽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公安部门对中心承包人蔡圣霞以涉嫌非法猎捕候鸟依法刑事拘留。 </P>
<>  据内蒙古森林公安局介绍,今年5月,宁夏银川市西湖农场养殖场老板蔡圣霞以每年60万元承包了乌梁素海渔场的水禽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养殖候鸟数量为2万只,种类为赤嘴潜鸭、赤麻鸭、白骨顶鸡、苍鹭等,由乌梁素海渔场提供野禽种源及驯养繁殖手续,养殖场无偿救护野禽并合法经营,服从渔场的监督管理。”</P>
<P>  然而,签约后,蔡圣霞便从安徽雇佣了十几名工人,在她的指挥下开始了在乌梁素海自然保护区内的猖狂盗猎活动。 </P>
<P>  这些人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后,大肆捕捉野禽。蔡圣霞以每只6元到20元的价格收购,装入网箱,分批从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将活体候鸟运输到广州等地,以每只80元到100元不等的价格出手。 </P>
<P>  据介绍,在蔡圣霞的出库单上,民警发现有5万余只候鸟从驯养繁殖中心出库,仅发往广州市场的野鸭、骨顶鸡就有9144只。 </P>
<P>  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蔡圣霞还雇佣另一伙人,进入集群繁殖的野鸭、骨顶鸡等候鸟产卵孵化的芦苇丛中,以需要野禽种源为由,一窝窝地掏鸟蛋。从5月至8月底,他们从乌梁素海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掏鸟蛋2.3万枚,在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堂而皇之地搞起了孵化。 </P>
<P>  9月16日,调查取证的自治区森林公安局刑警队民警在蔡圣霞的驯养繁殖场内看到,人工孵化的候鸟已经长大,近四千只候鸟挤在不足一亩大小的养殖场内,等待被运往广州。</P>
<P>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安局局长负责人痛心地说:“候鸟是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对候鸟的大肆猎捕,会导致当地生态失衡,受到损害的不只是鸟类资源,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都将遭到不可挽回的损失。”</P>
<P>  <B>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只是非法收购</B> </P>
<P>  对于自治区森林公安局查获的这一案件,记者向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时,却被告知事实并非如此。 </P>
<P>  据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马兆祥介绍,蔡圣霞承包的水禽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办有《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加工许可证》,而且按照自治区林业厅的批复,该中心可以繁殖加工经营2.3万只国家非重点保护鸟类。 </P>
<P>  据介绍,签订合同以来,蔡圣霞的驯养繁殖中心孵化了7000多只野鸟蛋,经营规模远远不够,成本很高,如果这样经营下去,肯定会赔本。于是,她就向一些在乌梁素海非法猎捕的人收购候鸟,主要以野鸭子为主。而这些候鸟都是国家非重点保护鸟类。 </P>
<P>  马兆祥说,所谓的5万只候鸟其实并没有确实的证据,真正有实据可查的只有9144只。严格地讲,还没有达到驯养繁殖中心可经营的2.3万只规模。因此,蔡圣霞的行为最多只能算是非法收购。 </P>
<P>  记者了解到,按照乌梁素海所在的巴彦淖尔市有关部门的意见,对于超出蔡圣霞经营范围的部分将进行处罚。马兆祥估算,按国家有关规定,非法收购并买卖将处以售价2至5倍的罚款,蔡圣霞可能面临十几万元的罚款。目前,驯养繁殖中心已经关闭。</P>
<P>  <B>管理体制不顺 自然保护区最大的“危险”</B></P>
<P>  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一些部门三缄其口,不愿谈更多的内容。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案属不属于非法猎捕候鸟,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乌梁素海这块生态宝地来说,最大的危险在于,主管部门的多头管理。管理体制的不顺,很难保证以后不发生类似的案件。 </P>
<P>  乌梁素海是由黄河改道而形成的河迹湖,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深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同时,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纳了河套地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经过湖泊的生物生化作用后,排入黄河,起到改变水质、调控水量、控制河套地区盐碱化的作用。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周边地区生态平衡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P>
<P>  自1998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批准成立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来,各级管理部门对该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01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全国首批湿地生态保护示范工程项目在此实施,经过3年的建设,保护区生态环境恢复显著,但是管理体系一直没有理顺。 </P>
<P>  据介绍,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共涉及6个乡镇苏木和4个国有农场、渔场,由于各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各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存在管理权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的混乱局面,导致保护区管理工作薄弱,生态保护和治理进程缓慢。 </P>
<P>  目前,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乌梁素海进行代管,但是对该保护区的管理权难以落实到位,管护力度和科研监测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而乌梁素海渔场隶属巴彦淖尔市农垦局,而它也只经营管理着不足保护区一半面积的水域,无力协调保护区范围内各单位对保护区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保护区内的土地、动植物等资源管理权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由于保护管理不力,受利益驱动,保护区内

<FORM action=http://www.iask.com/n method=post><INPUT></FORM><a href="http://www.iask.com/n?k=超载" target="_blank" >超载</A>放牧和盲目围垦问题时有发生,2001年这里还发生大规模农民哄抢芦苇事件。一些渔场职工说,现在湖区面积对外宣传口径仍为44万亩,但由于盲目围垦,实际面积要比这小得多,也就留下30万亩左右了。 </P>
<P>  乌梁素海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湖水的富营养化。污染严重的时候,蒲草等水生植物几乎遍布全湖,湖泊犹如一大锅浓菜汤。湖内行船已十分困难,游客只能在人工开挖的航道内小心行驶。有些地方湖水呈现出黑色,泛着白沫,气味更是恶臭难闻。 </P>
<P>  马兆祥说,生态污染使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遇到困难,而治理污染的关键也需要理顺管理体制。 </P></FONT></TD></TR></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2: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徙候鸟惨遭捕杀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

<TR>
<TH><FONT color=#05006c>迁徙候鸟惨遭捕杀</FONT></TH></TR>
<TR>
<TD>
<HR SIZE=1 bgcolor="#d9d9d9">
</TD></TR>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20>http://bj.sina.com.cn 2003年10月10日16:26 </FONT><FONT color=#990000>新闻晨报</FONT></TD></TR>
<TR>
<TD height=15></TD></TR>
<TR>
<TD class=l17>
<>  清晨,朝霞中的浦东三岔港微风徐徐,江水轻轻地拍打着岸堤,蟛蜞在堤坝的缝隙中悠闲地穿梭……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祥和,让人暂时忘却都市的烦恼和嘈杂。</P>
<>  可是在岸边偌大的一片树林里,一只可爱的小鸟正在绿色的捕网中痛苦地挣扎,它扑腾扑腾地一下下扇动着自己受伤的双翅,努力想逃脱捕网的束缚,结实的捕网却将它的身体越扎越紧。终于,身体的疲惫让它停止了挣扎,它无力地望着蓝天,幽幽地闭上了自己的双眼,等待着恶运的降临。5分钟后,一个瘦高个从树林的深处走了出来,快步走到捕网面前,熟练地将小鸟从网眼里抓出,装进了黑色塑料袋中,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树林。</P>
<>  “有竹鸡吃了!”几个男人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小鸟的羽毛随着男子双手的运动,一根接一根地被拔了下来……1个小时后,一锅喷香的鸟汤被端上了餐桌,不一会儿,可怜的小鸟变成了餐桌上的一堆碎骨。</P>
<>  每年的10月前后,从我国北方和日本飞来的候鸟要经过上海,有的在此过冬,多数在此“中转”后,继续飞往南方和澳大利亚,为了保护候鸟,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都签有保护协议,此时经过的候鸟,绝大多数是协议中的保护品种。</P>
<>  候鸟大规模迁徙期,尽管种群不同,在三岔港停靠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但是正常情况下候鸟的最长停靠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而就是在这48小时中,却不知有多少只候鸟在三岔港江边的树林中永远消失了。据不完全统计,以往每年都有几千只候鸟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如今,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力度,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有人铤而走险,继续非法捕杀候鸟。</P>
<>  又到了候鸟途经上海的季节,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它们?日前,记者先后数次赴三岔港,对候鸟被非法捕杀的情况作实地调查。</P>
<P>  “天罗地网”触目惊心</P>
<P>  10月5日下午1时左右,大部分市民还沉浸在黄金周的喜悦中,晨报记者和报料人正在三岔港岸边小心翼翼地接近着候鸟经过的树林,当记者在烈日下历经45分钟的跋涉,翻过江堤进入树林时,不禁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P>
<P>  满目的葱绿,空气格外新鲜,耳边荡漾的是各种音色的鸟鸣,美景中,树林一隅的绿色网兜显得格外刺眼,就是这种用高强度纤维制成的捕网兜把候鸟送上了黄泉之路。据记者目测估计,这张用数根竹竿支起的捕网兜约30米长,3米高,贴地挂起,高至树梢,对小鸟来说这简直就是“天罗地网”。</P>
<P>  “啪啪啪”,耳边突然响起了清脆的击掌声,时快时慢,时急时缓。记者正纳闷发生了什么,报料人赶紧将记者拉向了一边。原来,这击掌声是非法捕猎者用来惊吓正在休息的候鸟,让这些鸟立即飞出,这样就有可能撞上粘网。半个小时后,击掌声逐渐变弱,脚步声逐渐消失在远处。记者再次走进树林,发现刚才看到的那张绿色网兜上赫然“粘”着一只褐色羽毛的小鸟,正在不断地挣扎,一双黑溜溜的眼睛里充满了惊恐。</P>
<P>  将小鸟解救下来后,记者和报料人往树林深处继续前行。在树林的东北角,一张更加硕大的捕网接近地面的网表也粘上了一只小鸟,这只小鸟由于过度挣扎,腿部已经受伤,即使将它放在地上,它也飞不起来。</P>
<P>  短短一个下午,记者前后共发现了3只被捕网“粘”牢不能动弹的小鸟,望着这些原本该在蓝天中自由翱翔的小鸟痛苦的眼神,记者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难受。</P>
<P>  事后经过鸟类专家的鉴定,这些小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叫虎斑地鸫。</P>
<P>  二级保护动物卖40元</P>
<P>  10月6日,记者和报料人再次来到三岔港,发现前一天安置捕网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捕网兜的踪影,只在树林一个偏僻的角落发觉孤单单的一张破网,依然向天空中的候鸟“张”开了它贪婪的大嘴。</P>
<P>  远处传来摩托车的“突突”声,骑车的中年男子在记者身边停下,上下打量记者几眼,然后问:“买竹鸡吗?”(竹鸡是当地人对候鸟的称呼)。见记者有些迟疑,中年男子迅速地打开摩托车后备箱,露出了一只候鸟的脑袋。候鸟的眼睛里全无了昔日的锐气,只剩下让人心疼的楚楚可怜。“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啊!”“知道,知道,就因为是保护动物才要急着脱手。”最后中年男子以40元的价格将这只候鸟“卖”给了记者。临走时还有些不满意地说:“要不是带出去太危险(被执法人员抓获),就不会卖给你们了,出去一只最少卖200元。”</P>
<P>  捕鸟"战术"变脸</P>
<P>  据记者调查,在三岔港地区支网捕鸟已经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前几年,这一带树林中的捕鸟网几乎可以用“密布”来形容。完全是“大兵团”出动,树林中的每条主干道上,都会架起不止一道捕鸟网,不但规模大,而且在制作上也非常考究。</P>
<P>  现在,为了躲避有关部门的处罚,非法捕杀者将大捕网改装成了可拆卸形式的小网。采取“游击战”的战术,需要猎捕的时候插上竹竿固定就可捕鸟,捕获几只立即走人,所以很难抓获。</P>
<P>  “阵地战”变“突击战”</P>
<P>  以往的捕鸟行为,捕鸟者把网一天24小时在树林中挂着,只等候鸟自投落网。坚守“阵地”一次就是几个昼夜的时间,现在,为了逃避打击,捕鸟者绝对不会将一张网在同一地点长时间摆放,而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当捕鸟者巡视后发现有鸟群集中,他们会立即支上一张长30米、高3米的捕网,一般只需5分钟左右的时间,非常迅速。捕到后,立即收起,也仅仅使用3分钟的时间,这样“捉迷藏”一样的“突击”,给执法人员的管理工作造成相当的难度。</P>
<P>  是谁如此残忍</P>
<P>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忍心对候鸟痛下杀手的呢?据当地居民反映,以前来捕鸟的,一般都是当地居民,以吃竹鸡作为补品,但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现在三岔港的非法捕杀者也发生了变化,主要由几种人构成。一部分是当地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在每年候鸟迁徙之时总会在树林张网捕鸟。还有一些外来人口为贪小便宜,将抓到的竹鸡出售给一些野味店充实自己的荷包。不少城市居民到郊外散心的时候,为了换换口味而将捕网张开捕鸟。三岔港对面的吴淞地区和临近的江苏太仓也不时有人会到这片树林里来捕杀鸟类,在候鸟迁徙期间,捕杀频率会更高。</P>
<P>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坚决打击不遗余力</P>
<P>  记者昨日联系了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的杜德昌,了解到上海目前野生动物的保护现状。杜先生告诉记者,在国家林业局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下,近年来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有所减缓。</P>
<P>  在上海,由于近郊的生态环境不断好转,大量候鸟迁徙途中经过上海,选择上海作为暂时休息觅食的中间站,使得猎捕候鸟的违法行为有沉渣泛起之势。</P>
<P>  不过无论从资源保护上考虑,还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上海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都会不遗余力地打击这种违法行为,去年参加的国家林业局牵头的“候鸟”行动,给予了非法捕杀者重重一击。 </P></TD></TR></TABLE>
发表于 2005-11-14 22: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举报电话

<TABLE width=65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N_biaoti width="100%">森林警察:买鸟来再放生也是助长贩卖<!--NE-->

<HR SIZE=1>
</TD></TR>
<TR>
<TD align=middle><FONT font-size="9pt">海峡都市报  2005-11-11 02:04</FONT></TD></TR>
<TR>
<TD class=N_neirong width="100%"><!--CB-->
<>    N通讯员王日添</P>
<>    </P>
<>    本报讯  11月10日,本报A8版报道了14位老依姆在福州金鸡山公园放飞麻雀的消息。福州市森林警方表示,秋冬以来,在市区贩卖野生动物的现象明显增多,不少热心市民自掏腰包购买下放生。这一行为精神固然可嘉,但这种做法不宜提倡。</P>
<>    原因是这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怂恿或助长了野生动物贩子的违法行为。</P>
<>    目前,解救野生动物的方式途径很多,比如一旦发现可以直接拨打<FONT color=#ff0000 size=4><b>110或83359472、83107110</b></FONT>报警。如果在城乡接合部、偏远山区等地发生此类现象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或村(居)委会举报。只有将贩子绳之以法,才能从根源上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CE--></P></TD></TR></TABLE>
发表于 2005-11-16 20: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行为在中国又不是第一次了。不长进</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6 04:47 , Processed in 0.0731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