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5|回复: 3

转:香港文汇报刊登前香港观鸟会主席林超英先生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4 10: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值得各位伙伴一看,特别是观鸟爱好者对于自然的态度,值得借鉴。

来自:http://www.wwfchina.org/bbs/bott ... 59164&id=559164

林超英 觀天測風雲 冷暖在心間
自2003年當天文台台長開始,林超英心口便掛了個大箭靶,每逢打風落雨,他就會站在天文台最當風的位置,挺起胸膛,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利箭」。

 他自言性格「絕對悲觀但積極」。

 帶領天文台5年多來,香港人對他似乎彈多過讚。儘管英、美等先進國家經常會派專家來港向天文台討教取經,但林超英說:「要接受有些事情是控制不了的,後果不能預測,不好執著結果。」

 聽天命,盡人事。「命運充滿變數,自然科學的轉折點,人生的轉折點,才是『橋妙』、過癮的地方。」明年便踏入耳順之年的林超英如是說。

 還是小學六年級學生時,林超英已經在家中用乒乓波、燈膽自製日蝕、月蝕實驗,對宇宙穹蒼是「悠然神往」。

 讀中一學會畫地球經緯度,每次打風,他會扭開收音機聽颱風消息,同時拿出小學用剩的格仔練習簿,記下颱風的移動路線,順道做預測,又會帶著紙紮的黑球,走到家門外的走廊盡頭,模仿天文台「扯波」,留在家中過其天文台長癮﹗

家門外「扯波」 維園觀星

 後來,林超英當上童軍,愛上觀星,拉著高一班的小隊長一同考取觀星者章。考試前,兩人到維園小山丘上觀星做準備,「人家在山下拍拖,我們就在山丘講天文的事。」考官正是當時天文台其中一位科學主任。

 「我讀F.2就決定要入天文台。」10多年後,林超英在英國取得氣象學碩士,返港之後如願以償加入天文台當科學主任,與當年的考官做同事。

 2003年,林超英獲擢升為台長時,香港人已習慣當家話事。「香港社會轉變了,套句內地話是當家作主,當然多說話,要求多了。」

人肉箭靶 薪金分三份

 2006年「派比安」襲港、今年8月「鸚鵡」來襲,引發之後的「凌晨」、「清晨」意義之爭‥‥‥ 通通算到林超英頭上。

 曾有報紙頭版大字標題「草菅人命」、「後知後覺」、「聞風不動」、「話掛唔掛」,是咒罵,是諷刺,句句衝著林超英;網友罵他罵得更狠,罵得他狗血淋頭,但你有你罵,林超英有自己的堅持。

 其實,掛波除波與否,是由天文台一班當值科學主任決定,但不像行政會議般要集體決定、集體負責。「責任由我負。」林超英說過,每月薪水分三部分,一份預留讓人在面前打一拳,一份預留背後被人插一刀,最後一份才是工作的報酬。
鼓勵伙記 工作要開心

 社會的訴求是無底洞。「作為管理層的,不可能社會話什麼就做什麼,社會提出要求無成本,它可以不斷地提出;我們一定要作出平衡,不可以隨便答應做些什麼。」

 聽林超英說話,總會隱隱約約感覺到老派人物的親切感。例如他貴為一台之CEO,慣稱員工為「伙記」。一些企業CEO追求精益求精,恨不得把員工搾乾搾淨,提高業績增加盈利,而林超英也會鞭策伙記「超英趕美」,但不會踩油踩到盡。

 「台長不可能為了建立政績聲譽,做到伙記死,做到趴砜度而勉強完成任務。搞到伙記家庭散了,點過意得去?」所以他規定伙記下午6時前下班。

 「我重視天文台的員工要開心,上班時不會喊苦喊忽,做事開心舒服,人際關係好,創意便走出來,(我們)部門重視團體精神。」

明年退休 願盡做好事

 台長一職吃力不討好,換著別人當這個台長,可能早已「萬箭穿心」,執包袱走人;林超英曾想過當社工,自言不是純粹的科學佬,對人的事會有感應。

 「我諗人諗得比較多,我覺得這個世界是要有些搞作。」工作如是,請人亦如是,「我們請科學主任,要確保請的不是科學怪人,對世界社會的事有感應,能夠與人溝通。」

 這位科學佬「搞搞瑶」眨眼便34年。明年4月,林超英便可卸下心口那個箭靶,退休樂逍遙,事先張揚「搵錢的不做,好事盡量做。」

 加入天文台前,林超英曾在中學任教一年,事隔30多年,當年的學生現在見到他,仍會主動打招呼,叫一聲阿Sir,「如果一世人教書都無得升級,無得做校長,都幾happy。」

 他笑笑口又忍不住透露口風:「可能遲一點會見到我教書。」

力撐紀錄片《絕望真相》 反映事實

暖化危機 去年一齣探討全球暖化危機的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片中雪山變禿山、湖泊乾涸、極地冰川溶化等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畫面,引發極大迴響與激烈討論。有人看過片後,從此改變生活習慣,希望為救救地球出一分力,不過亦有人質疑紀錄片內容危言聳聽,是假象,是宣傳;一直奉行簡約生活的林超英淡淡的回應:「是他們看不到事實而已。」

與IPCC氣候報告吻合

 林超英說,無論《絕望真相》紀錄片或原著,絕大部分內容與聯合國屬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去年發表的氣候變化報告吻合,「是有事實支撐。」

 他解釋,報告集合了全球各國科學家經過無數次辯論的成果,「科學家總是說自己對,別人錯,但他們能夠把意見融合,(報告)最後版本由各國政府代表整合,亦得出同樣的結論,報告內所說的,已經是現時人類所知的最高層次表達。」

 林超英坦言,「那報告份量之高,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與拍攝《絕望真相》的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去年一同奪得諾貝爾和平獎,獲諾貝爾獎委員會表彰他們提醒世人關注全球暖化危機的貢獻。

觀鳥不拍照 享受與雀四目交投

在乎共處 林超英自言是觀察者,沉醉於觀賞晚空星宿,也為翱翔天際、藏身綠林的雀鳥而著迷,他會帶著望遠鏡,在內地穿州過省追尋雀鳥蹤跡,不惜攀山爬地、踄水濕身,可是他從不拿起相機拍照,因為他不著緊一相在手的擁有感覺,他只在乎那種人鳥共處,能夠與雀鳥四目交投的奇妙一剎。

墳場觀鳥 感悟生命

 靜靜地仰望星空,是林超英自小的喜好;而觀鳥這門考人耐性的興趣,卻源於他20來歲時的一次感悟。

 林超英第一次觀鳥的地點,並非甚麼綠野茂林,而是「人影無隻」的跑馬地墳場,站在寧靜環境,他看見一隻又一隻鳥兒在眼前拍翼飛過,樹上傳來的吱吱啼叫聲,格外響亮清脆,特別入耳。那時,他才驚覺自己的心眼一直被塵世煩瑣事遮蔽了,看不見身邊的美好景物。

 一場晨鐘暮鼓,把林超英敲醒了,他亦從此展開尋鳥觀鳥之旅。

追尋飛鳥 攀山越水

 由80年代開始,林超英與觀雀友跑遍內地觀鳥,「我要睇海邊的雀、草原的雀、湖泊的雀、沙漠的雀、高山的雀厖就要到不同的生態環境,中國的雀,怎麼看也看不完。」每次觀鳥,其他觀雀友都隨身帶備大堆攝影器材,捕捉雀鳥的一舉一動,但是林超英只帶著一本本觀鳥筆記。

 「我是印象派,覺得看見牠就OK了,算是有緣。」林超英見過很多觀雀友只顧住拍攝,拍了整天,都只是通過相機「看」鳥,隔了一塊鏡頭玻璃,隔了一部機器,卻沒有實實在在的親眼觀賞雀鳥,「我沒有拍照,但我是真的看見了那隻雀,他們拿著照片,有種擁有的感覺,現代人重視擁有的感覺。」自比古代人的林超英說。

群鳥齊飛 震撼心靈

 野外雀鳥不是寵物,觀雀友不能控制牠們,彼此要拉近距離,有時候也得靠點運氣,「觀鳥的最高境界,就是在野外,那隻雀接受你在附近,不飛走,然後四目交投,我有時會做到。」林超英是香港觀鳥會名譽主席,也是中國鳥類學會理事,完成觀鳥旅程,他與觀雀友都會把所見的詳細記錄下來,「每個紀錄都是對鳥類學的實際貢獻,是我們把這做法帶進內地,近年內地觀鳥也漸成風氣。」

 觀鳥20多年,林超英對人、鳥之間自有深刻體會,群鳥齊飛的景象,教他不敢小覷雀鳥的力量,「雀的腦雖然比我們小,但牠們一大群飛時,腦袋互相溝通,連在一起就變成超級電腦,牠們會一起飛一起轉彎,其實是個entity(實體),之間的溝通是有放大作用,牠們的靈性加起來,絕對不少於人類。」

辦公室無冷氣 身體力行節能

帶頭環保 「我們吃過污染的苦,不可以再吃氣候轉變的苦頭了。」林超英的宿舍有冷氣機,但今年只開過一次;衣櫃裡只有數件白恤衫,沒有多餘衣飾;他的辦公室窗戶長開,沒有冷氣口噴出的乾燥冷風,定下心來,皮膚可感受到涼風的流動;林超英曾警告香港12年後或無冬天,苦口婆心,身體力行,呼籲港人節約能源,過檢樸生活,只因鎮守天文台34年間,見證香港的藍天如何變灰。

 港人愛消費又愛享受,卻愛得扭曲,炎夏開冷氣蓋羽絨被,寒冬穿短袖衫開暖爐,拚命消費,花掉荷包銀紙之餘,亦消耗地球大量能源;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製作揭示全球暖化問題的紀錄片《絕望真相》,林超英也有樣學樣,道出或許令港人尷尬的「真相」:「現在的人孤獨,就要擁有很多物質撐住,要用眼見得到的support、支持,但忘記了狂用物質,會消耗很多能量。」

 他舉例,棉花由變成一條線、一塊布,製成產品,運送到世界各地,然後賣廣告做宣傳,直至落入客人手中,當中耗去的能源數量難以估計,「整個過程使用的能量總和,遠超出種植棉花時所需的能量。」一人享樂,代價卻眾生同受;林超英形容,現代文明是「燃燒文明」,「是靠燃燒(能源)撐住的文明」,但石油、煤、金屬等天然資源總有耗光耗盡的一天。「我們終有一天要走回頭。」要減慢資源耗光日子的來臨,林超英說,生活簡單一點,也可尠眼當下,「用能量去搞好人的關係,那是無本生意,人人happy,豈不是很過癮?」

[ 本帖最后由 紫啸鸫 于 2008-11-14 11:00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14 11: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鸟者,观星者,有些孤独?
发表于 2008-11-19 1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現代文明是「燃燒文明。  生活簡單一點。
发表于 2008-11-27 20: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15 03:38 , Processed in 0.0649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