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53|回复: 13

和鸟儿一起飞翔的不仅有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9 16: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海湖斑头雁的卫星跟踪研究进展

为了监测青海湖繁殖斑头雁的迁徙动态,跟踪斑头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地利用状况,我们于2006 年7 月采用卫星跟踪的方法,在青海湖先后安全捕捉了6 只斑头雁被并佩带上太阳能卫星发射器(PTT),希望为迁徙路线中重要停歇地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不影响斑头雁的正常繁殖,我们选择在繁殖后期,待斑头雁环志研究的幼鸟已基本长大到成鸟体型一半时再进行捕捉。捕捉斑头雁的地点位于泉湾、尕日拉和布哈河口。在繁殖后期,斑头雁正值换羽季节,并多呈聚集式的分布,便于采用“绳套法”进行捕捉。在正式捕捉之前,我们对斑头雁经常活动的区域进行了调查,随后在种群密度较高的区域进行布套。从7 月10-24 日,共捕捉到斑头雁20 余只,选择其中健康的6 只成鸟,佩戴了电池型的卫星发射器(Battery PTT),并进行身体测量和环志后在原地释放。

跟踪结果表明,2 只斑头雁(A30 和A33)在南迁之前死亡,地点仍在捕捉点泉湾,分别跟踪了51 天和91 天。其余4只均顺利离开青海湖南迁。斑头雁最早离开繁殖地的时间是9 月10 日,最后一只在10 月5 日,离开青海湖后,均向西南即西藏方向飞去,其中3 只(A43、A29 和A31)在迁徙途中死亡,分别死于西藏巴青、青海曲麻莱和青海共和。只有1 只(A36)成功抵达越冬地西藏雅鲁藏布江贡嘎县境内,该处距繁殖地青海湖约1200km。

A43 于9 月30 日离开青海湖后,首先在兴海县南部的湿地停留了5 天,然后飞到了兴海西南方向的冬给措那湖停歇了25 天。此后经过玉树隆宝湿地,在此停留了2 天以后,进入西藏境内的巴青,随后不知什么原因,该鸟死于巴青。从佩戴发射器至死亡时,共跟踪了91 天。该鸟重要的停歇地是青海冬给措那湖和玉树隆宝。

A29 于9 月10 日离开青海湖后,当天飞到了冬给措那湖一带,并在此停歇了30 天,随后就飞到第2 个停歇地即青海玛多县南部湿地停歇了27 天以后,于10 月28 日到达青海曲麻莱一带,此后跟踪信息表明该鸟死于曲麻莱。因此该鸟是最早离开青海湖繁殖地,跟踪了121 天。其重要停歇地是冬给措那湖和玛多县南部湿地。

A36 是成功抵达越冬地唯一的一只斑头雁。它于9 月24 日离开青海湖,当天飞到冬给措那湖附近的阿拉克湖停留了5天后,于9 月29 日抵达玛多县的鄂陵湖,并在此停歇了31 天,约占整个南迁时间的55.4%。随后进入西藏境内,经过西藏的比如停留1 天后,于10 月31 日到达另外一个重要的停歇地当雄县东北方向的湿地,在此处停歇了17 天,约占南迁时间的30.4%。该鸟于11 月18 日抵达西藏贡嘎县雅鲁藏布江一带。因此,该鸟重要的停歇地是青海鄂陵湖和西藏当雄东北部的湿地。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 张国钢 楚国忠)
发表于 2007-11-19 17: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不容易的迁徙啊...
发表于 2007-11-19 2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6只死了5只,晕……
人为的这样有影响没?
发表于 2007-11-19 20: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的是死亡。。。
然而,生生不息。
发表于 2007-11-19 21: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看是多么不容易,不要再人为的添加灾难.但往住人比大自然的灾难更可怕!
发表于 2007-11-20 10: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发表于 2007-11-20 11: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20 13: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鸟儿的迁徙是多么不容易,如果再被人类残杀,那杀它们的人是魔鬼,吃它们的人是恶魔!
发表于 2007-11-21 20: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鸟儿的迁徙确实不容易
发表于 2007-11-21 22: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发表于 2007-11-22 08: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的鸟是自然原因多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多?
发表于 2007-11-24 12: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收器是否太大太重
发表于 2007-11-24 18: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死与疾病……在路上……
死于禽流感的斑头雁.jpg
发表于 2007-12-1 2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俺来说太复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13 09:27 , Processed in 0.0917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