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fish

认识身边鸟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5 23: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神气</I>在2005-12-10 19:05:12的发言:</B>


<>北红尾鸲和红尾水鸲应该不是同一种吧,为什么第二页中的红尾水鸲图片中写着北红尾鸲?</P>




<>刚回来,才看到,谢谢神气和freeman的指点,偶也许是太过思念小北了[em04],,已经改过来了,多谢啦。。。

BTW,也谢谢紫队和闲云的指点,长知识了。。</P>[em23][em23][em2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4: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0535#白鹭

<p>

0535#白鹭

0535#白鹭
</p><p><b>白鹭</b> Little Egret</p><p>鹳形目 &gt; 鹭科 &gt; 白鹭属 CICONIIFORMES &gt; Ardeidae &gt; Egretta garzetta</p><p>描述: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寂静无声。分布范围:非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常见留鸟及候鸟,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迷鸟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习性:喜稻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进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有时飞越沿海浅水追捕猎物。夜晚飞回栖处时呈"V"字队形。与其他水鸟一道集群营巢。</p><p>俗名:白鹤 白鹭鸶 白鸟 舂锄 极小白鹭 鹭鸶 丝琴 小白鹭 雪客 一杯鹭 ========================================================== 为了方便新鸟学习,从本贴起鸟类图鉴的引用学习鸟册上的写法,举例说明如下, 白鹭《中国鸟类野外手册》535;59 前一个数字表示物种号,后个数字表示彩图号,即PLATE59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2:13:29编辑过]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发表于 2005-12-30 06: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灰抢的不错!!这样子搞下去可以出书了![em01]
发表于 2005-12-30 0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ffish一下,very  good![em01]
发表于 2006-1-3 0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6: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三位朋友,大家一起学习!
这星期都没空来更新这个贴子让大家等了![em04]
回jingho,听你的,以后难念的字都注上拼音~</P>[em23][em23][em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0815丝光椋鸟(椋 liang 2)

<>

#0815丝光椋鸟

#0815丝光椋鸟


丝光椋鸟 Silky stanling </P>
<>雀形目 &gt; 椋鸟科 &gt; 椋鸟属
PASSERIFORMES &gt; Sturnidae &gt; Sturnus sericeus</P>
<>描述:体型略大(24厘米)的灰色及黑白色椋鸟。嘴红色,两翼及尾辉黑,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头具近白色丝状羽,上体余部灰色。
虹膜-黑色;嘴-红色,嘴端黑色;脚-暗橘黄。
叫声:尚无记录。
分布范围:中国、越南、菲律宾。
分布状况:留鸟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于农田及果园并不罕见,高可至海拔800米。
习性:迁徙时成大群。
俗名:丝毛椋鸟</P>
<>PS,飞行时展开的两翅上可见两块白斑(即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站立时可见脖子上有一圈不同于头部的明显灰色,头灰白,嘴红,嘴端黑,脚接近橘黄色。最近一个月左右常有一群在福州市区上空(这个星期以来就在俺家——左海铜盘这个方向)集群飞过的小鸟就是它们了!(鸽子除外哦)鸽子的体型稍大,飞行起来比较悠闲的感觉,而椋鸟稍小,很迅速的像一阵风呼啸而过。那天中午我和我家小外甥一起追逐它们的行踪——从朝北的餐厅窗口经过客厅再转战到朝南的阳台——这或许是难得在城里可以一见的鸟儿的迁徙场面。:)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9 07: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珠颈斑鸠

<p>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p><p>珠颈斑鸠 Spotted Dove</p><p>鸽形目 &gt; 鸠鸽科 &gt; 斑鸠属 COLUMBIFORMES &gt; Columbidae &gt; Streptopelia chinensis</p><p>描述:人们所熟悉的中等体型(30厘米)的粉褐色斑鸠。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虹膜-橘黄;嘴-黑色;脚-红色。叫声:轻柔悦耳的 ter-kuk-kurr 反复重复,最后一音为加重。分布范围:常见并广布于东南亚;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分布状况:常见留鸟,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亚种tigrina于云南西南部的怒江以西;vacillans于云南其余地区及四川南部;hainana于海南岛;formosana于台湾;指名亚种见于其分布区域内的其他地区。习性:珠颈斑鸠与人类共生,栖于村庄周围及稻田,地面取食,常成对立于开阔路面。受干扰后缓缓振翅,贴地而飞。</p><p>俗名:斑鸠 鸪雕 鸪鸟? 花斑鸠 花脖斑鸠 珍珠鸠 珍珠鸠 PS,这种小鸟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很常见,外型特别像鸽子,它的脖子上有一圈好看的“黑珍珠”,飞行的时候在尾巴后部(外侧尾羽前端)能看到一圈醒目的白色,很容易辨认。新鸟朋友们注意自己生活的小区找找看?[em07]</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2:18:38编辑过]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楼主| 发表于 2006-1-7 07: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0570东方白鹳(鹳 guan 4)

<>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东方白鹳 Oriental White Stork
鹳形目 &gt; 鹳科 &gt; 鹳属
CICONIIFORMES &gt; Ciconiidae &gt; Ciconia boyciana</P>
<>描述:体大(105厘米)的纯白色鹳。两翼和厚直的嘴黑色,腿红,眼周裸露皮肤粉红。飞行时黑色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与纯白色体羽成强烈对比。与白鹳的区别在嘴黑色而非偏红。亚成鸟污黄白色。
虹膜-稍白;嘴-黑色;脚-红色。
叫声:嘴叩击有声。
分布范围:东北亚及日本。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繁殖于中国东北,栖于开阔原野及森林。越冬在长江下游的湖泊,偶有鸟至陕西南部、西南地区及香港越冬。夏候鸟偶见于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在黑龙江的繁殖地对人工营造供其繁殖的"树"有所采用。
习性:同白鹳。
注:过去被视为白鹳的一个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P>
<>俗名:白鹳 老鹳</P>
<>S,纪念2005的元旦和鄱阳湖,感谢胖哥和其它摄影者为我们留下那里那么多美好的瞬间,新年的第一张认鸟图:东方白鹳 ,希望给朋友带来吉祥幸福的一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6 22:44:28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7 19: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
发表于 2006-1-11 02: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敬请继续。。。。。。</P>[em02]
发表于 2006-1-11 17: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ing</P><>只是好多字我都不认识(要能注上汉语拼音就好了)</P><>呵呵</P>[em04][em04]
发表于 2006-12-13 0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LZ加油啊!@
发表于 2007-6-15 17: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再学习:fd
发表于 2007-6-15 18: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很好,向楼主致敬。可惜我只能看到少量图片,其余全是红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12 13:13 , Processed in 0.0557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