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80|回复: 12

又到了春燕衔泥的时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 20: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IMG_7951.jpg

秦朝想造反的农民陈胜先生对于庸人轻蔑地通斥为“燕雀”。啊,也许就从古代起,燕子和麻雀就是人类最接近的朋友。

麻雀依附于人类,非但它们的窝已经从普通的洞进化成空调洞,它们还和人类共享吃的(当然是吃剩下的了)。就为这吃的误会,1958年那回错划成了四害之一,险些遭灭九族!

可是燕子却远没那么依附,虽然人们久把燕巢当成喜庆吉祥。它们并不滥用这种爱护,依然自找食品,住处也并不那么紧跟——现在甚至基本上退出了大都市,哪怕是楼价涨了N倍,它们无动于衷。

的确,人对于每年从南方飞来度夏、生育的燕子有相当了解,它从遥远的海上来的:“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这里杜老说的海燕,并不是千年后不知那谁谁翻译的革命图腾而不知其为何物的海燕哟。陈胜先生不了解这些,把它比成没有本领一味依附的麻雀,他错了。
cIMG_7980.jpg
有目共睹的劳动产物,自然赢得有尊敬,人们也相当呵护燕巢!司空图《光启丁未别山》:“草堂琴画已判烧,犹托邻僧护燕巢”。顺便说一下,燕子完全把自己的营巢活动暴露在人的视野里,其实是聪明的!唐人韦应物评价道:“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燕衔泥》)。和人类的和谐相处,是燕子生活的习性、智慧。为什么海隅来客精通这层利害关系而中土生的百鸟却难晓?
cIMG_7981.jpg
我觉得,燕子想沾人类光的,其实就是能帮助它们逃避众仇家。试想,它善飞翩翩,爪牙却平和得很,猛禽一来断难抵抗,就算是蛇鼠也一定视之为好食料。有了人类的庇荫,也就有了家猫们帮忙,蛇鼠还敢猖獗吗?

家燕出入成双,燕双飞或双飞燕几乎已经成为普通人的口头禅了——就连围棋形状里都引用上了。这也引起古代文人极大的关注,把它视为忠贞爱情的代表。李白《双燕离》:“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燕子也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吗?到了主人倒霉的时候,不是说“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吗?非也。燕子才不关心谁是大官谁是平民呢!它关心的就是那个给它庇荫的屋檐是否结实安全。雕梁画栋的内容它看不懂,但是高敞宽大它懂。大家族破败了,那里的猫狗定比平时更饿更恶,蛇鼠吃不够,燕子也得不到保护甚至于反遭其啮,可不是要到平常百姓家更安全。世人自破覆其家能怪燕子吗?

白居易非常细心地观察了燕子一年一度的育雏过程,并企图把人类“孝”的观念教给燕子,他这样写道(《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虽然不一定很符合燕世界的伦理,却是当今人类生态的绝妙摹写呢!只是该说,辛勤三十年,母瘦雏渐肥!

别说啦,看燕子去吧。

(以上引文全部出自《全唐诗宋全词在线检索》,特此说明)

[ 本帖最后由 linsiming 于 2009-4-1 20:21 编辑 ]
发表于 2009-4-2 2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
发表于 2009-4-2 21: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行为照啊
发表于 2009-4-2 22: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过段时间可以去蹲窝了
发表于 2009-4-3 0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图文
发表于 2009-4-3 15: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燕子,好文章!
发表于 2009-4-3 16: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详尽的描述,漂亮极的大燕子
发表于 2009-4-3 16: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图文啊!
发表于 2009-4-4 03: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内容,很好的照片!图文搭配得很好!!!!
发表于 2009-4-4 08: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子不容易啊。难怪农家檐下的燕窝被农人好好保留着,等待来年燕子回归。有的农家还特地用薄板、硬纸片和铁线为燕窝建造一个平台,使燕窝牢固,又解决燕粪污染之困,人燕和谐共享同一空间。

农人尚知与燕同安居,却不理解有些以“普救众生”的寺院佛堂却容不得小燕安家:为了他们寺院的“美观”生生地捣毁燕窝,不理会在周边盘旋哀鸣的飞燕——难道在他们的眼里,家燕不是生灵?

[ 本帖最后由 简单的桥 于 2009-4-4 08:42 编辑 ]
发表于 2009-4-4 20: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知识渊博啊.
发表于 2009-4-4 22: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楼主好文章!
发表于 2009-4-4 23: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陈胜一定不知道还有种鸟就叫“燕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16 03:51 , Processed in 0.0686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