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41|回复: 19

凤头鹰(07.1.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14: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头鹰(07.1.16)可惜逆光,耀光得厉害,图像差! :'(
CKI_0157-ok.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4: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凤头鹰)
CKI_0169-000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4: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凤头鹰)
CKI_0177-000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4: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拍楼上那只时,背后一声鹰叫,我扭头一看,好近的凤头鹰!急拍一张,再想拍时已被树挡了,我越过此大树,虽几乎对着阳光,我还是连拍几张!

CKI_0264-000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4: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凤头鹰)


CKI_0274-ok.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4: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凤头鹰)
CKI_0278-ok.jpg
发表于 2007-1-17 16: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发表于 2007-1-17 1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fd  总算是可以瞧的很清楚了  哈哈....:fd

[ 本帖最后由 落陌楼兰 于 2007-1-17 17:41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7 19: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好鸟运!

青竹,泥娃,原生态借这个帖子再给补课下吧,凤头,松,日松,凤头蜂等等的区别?
发表于 2007-1-17 2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
发表于 2007-1-18 21: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头鹰大概是东亚地区亚热带常绿或者针阔混交林环境下最常见的鹰类。凤头鹰在中国分布很广,从云南直至东部沿海省份如浙江、福建等地都较常见。

凤头鹰的得名源于头顶的短羽冠,但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其短羽冠是不可见的。凤头鹰的成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脸部到胸腹部的图样。虽然有一些变化,但几乎所有凤头鹰的成鸟都有灰色的脸,黑色而清晰的喉中线和浅色的喉斑;上胸有棕黑色纵纹,从两胁到下腹则为均匀的锈色鳞纹。凤头鹰成鸟背部为较为均一的苍褐色,尾羽上有三到四道宽但不是很黑的横斑,有很发达的白色“尾裙”。:cool 松雀鹰成鸟和日本松雀鹰雌鸟与凤头鹰相似,但凤头鹰个子比两种松雀鹰大得多——在中国可见的鹰类中,凤头鹰个头仅居苍鹰之后,位列第二。另外凤头鹰的脚爪强健,脚杆显得比其他鹰要短一些,这也是一个特征,对识别幼鸟很重要。

凤头鹰翱翔时翅膀显得宽圆,腰粗尾长,与雀鹰等区别还是很大的
发表于 2007-1-18 21: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雀鹰也是欧亚大陆上分布极广的一种中小型猛禽.雀鹰一般栖息在针叶林或者温带成分的阔叶林,以及针阔混交林中。在中国,北方山地森林中最常见的夏季繁殖猛禽就是雀鹰;在西南横断山区的高海拔林地中,雀鹰也是很常见的夏候鸟。在云南,滇北的森林中应有雀鹰繁殖,而省内大部地区都有从北方南来的雀鹰越冬。

雀鹰雌雄差异较大。雄鸟一般只有雌鸟的三分之二大小,成年雄鸟上体灰色,下体有锈红色的细横斑,红的程度因个体而异,脸颊也较多地沾红,无喉线。成年雌鸟各亚种有一些差异,一般来说从东北方向南下云南越冬的群体中,其雌鸟胸腹、脸颊也沾锈红;而在横断山区繁殖的群体,其雌鸟体色则略似苍鹰,但背部常有白斑,脸部不若多数苍鹰那么黑。:fd 雀鹰体型纤细,尾型长,脚杆和脚趾也明显比苍鹰、凤头鹰等的要细长得多,在飞行中,其体形是一个很重要的识别特征,尤其对于毛色不典型的幼鸟更是如此。

雀鹰多以小型鸟类为食,越冬时多在林缘或者有树的开阔地上,生境不同于苍鹰,且能比苍鹰下到更低更热的地方。
发表于 2007-1-18 2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松雀鹰是一种在中国亚热带区域较为常见的林栖小型鹰类。其分布范围多与凤头鹰重叠,一般不作远距离迁徙。

松雀鹰体小,体型纤长,尾长,脚杆也很细长。虽然其各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毛色均近于凤头鹰,但一无凤头,:ft 二来无论体型还是体形都明显细小,所以还是较易与之分开。松雀鹰一般在开阔的阔叶林或者针阔混交林内栖息,飞行敏捷快速,捕食小鸟、大型昆虫等猎物,与同域栖息的凤头鹰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
发表于 2007-1-18 21: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松雀鹰是另一种个体很小的鹰类。日本松雀鹰的雌鸟、幼鸟与松雀鹰类似, 但体形紧凑,身体短粗,脚杆也短一些,给人一个印象就是“倭” ,嘿嘿.....另外,日松尤其是幼鸟的胸腹和两胁没有松雀鹰的那么红,两胁纵纹也较稀。幼鸟和雌鸟与雀鹰相比,身体翅膀都明显短圆,且有喉线;脸上几乎不沾锈红,胸腹纹样也不同。

日松成年雄鸟也属于不会被误认的那一类,一方面体格异常小而矫健,一方面颜色搭配简单。日松成雄真个上体都是均一的灰色,脸灰而颜色深,胸腹污白沾深浅不一的锈红,两胁有依稀可辨的横斑。

日松大多在东北亚繁殖,秋冬南迁到东南亚越冬。在沿海迁徙路线上出现的群体很大。在出现季节上,日松稍微晚于蜂鹰、雀鹰和灰脸狂鹰。
发表于 2007-1-18 22: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型:粗壮:苍鹰,凤头鹰
         纤细:雀鹰,赤腹鹰,松雀鹰,日本松雀鹰
翅型:短圆,次级飞羽后缘圆突突出:松雀鹰,凤头鹰 常为留鸟
        狭长,次级飞羽后缘不突出:雀鹰,日本松雀鹰,苍鹰 常为迁徙鸟
头身长:尾长
                1:1 松雀鹰,雀鹰  
                4:3 苍鹰,凤头鹰,日本松雀鹰,赤腹鹰
翼指:
       6枚:苍鹰,凤头鹰,雀鹰
       5枚:松雀鹰,日本松雀鹰
       4枚:赤腹鹰
       翼指长:雀鹰(翼指较尖),松雀鹰(翼指较圆),苍鹰(翼指较尖),日本松雀鹰(翼指较尖)
       翼指短:凤头鹰(翼指较圆)
跗趾
      跗趾短:苍鹰,凤头苍鹰,赤腹鹰
      跗趾长: 雀鹰,松雀鹰,日本松雀鹰

中央喉纹:
      有:松雀鹰,日本松雀鹰(有的个体不明显),凤头鹰,赤腹鹰(不够明显)
      无:雀鹰,苍鹰
:lovely头身长与尾长比例:腰部为界,前端的头部与胸腹部当作身体前段,后端的尾下覆羽和尾羽都做身体后段的。一般说,越大的猛禽,尾长相对越短。
         翼指:猛禽的初级飞羽在展开时,形成如人手指的形状。主要是最外面的几根初级飞羽和里面的长度差较大形成。翼指数是很重要的辨识特点。
         翼型:相对的说:翼型越短,越适合森林型、留鸟,越尖长,越适合平原性,迁徙鸟。同时:越大的猛禽,翼宽越大些。

[ 本帖最后由 原生态 于 2007-1-19 17:1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15 03:47 , Processed in 0.0660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