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观鸟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17|回复: 45

认识身边鸟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6 05: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新鸟最想多认点鸟,就像初观星的人总希望一抬头便能知道天空那颗闪亮的是什么星一样。认鸟总是件辛苦的活,不过如果在自己散步或者匆匆一瞥时就能发现那是只什么鸟一定是件很快乐的事。我想把我所知道的鸟儿以及自己有限的一些观鸟的体验来告诉对鸟儿一无所知的,或者是刚刚认鸟的朋友,希望朋友们也能感受到这样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奇妙的美。那么就从现开始吧!一直觉得浙江野鸟会做的认鸟图很不错,所以借鉴了他们的版式,在此谢过!“有鸟一种看法,没鸟是另一种看法”,让我们做快乐的鸟人!</p><p>举例说明: 白鹭《中国鸟类野外手册》535,59 凡出现两个数字的,前一个数字表示物种号,后个数字表示该书中彩图所在页码,若只一个数字则只表彩图页码。</p>申明: 本贴中所用鸟类图鉴及鸟种介绍均引自《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等著其电子版:http://www.szbird.org.cn/gallery/shouce/c.asp.htm <p></p><p>本贴中所用摄影图片如未说明均来自本鸟会成员,感谢各位摄影作者!其他图片则来自网络,若引用不当,请告之即删~ 本贴中若有错误之处,欢迎朋友们指正,不胜感激![em23][em23][em23]</p><p>S,《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强烈建议新鸟朋友一定要人手一册,就算不观鸟,捧在手里做单纯的阅读也是一种快乐~~</p><p>BTW,一直很忙没来更新这个老旧贴,就这样从冬天到了夏天!真是时光荏苒的说~[em04],由于服务器搬家本贴的好多图片没了,于是重新修改贴过[em06],另外把”每日一鸟”改了个名——“认识身边鸟类”,目标先是100种[em04]~~~~慢慢来。。。不过好歹这样偶就不用每日都惶恐不安啦![2006-05-2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2:39:26编辑过]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认识身边鸟类

认识身边鸟类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5: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0459黑翅鸢

<p>鸟会的标志,所以选它做为第一只鸟~ </p><p>

#0459黑翅鸢

#0459黑翅鸢
</p><p>鹳形目 &gt; 鹰科 &gt; 黑翅鸢属</p><p>CICONIIFORMES &gt; Accipitridae &gt; Elanus caeruleus </p><p>描述:体小(30厘米)的白、灰及黑色鸢。特征为黑色的肩部斑块及形长的初级飞羽。成鸟:头顶、背、翼覆羽及尾基部灰色,脸、颈及下体白色。唯一一种振羽停于空中寻找猎物的白色鹰类。亚成鸟似成鸟但沾褐色。虹膜-红色;嘴-黑色,蜡膜黄色;脚-黄色。</p><p>叫声:轻柔哨音wheep, wheep。</p><p>分布范围:非洲、欧亚大陆南部、印度、中国南部、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分布状况:罕见留鸟见于云南、广西、广东及香港的开阔低地及山区,高可至海拔2000米。曾在湖北及浙江有过记录。</p><p>习性:喜立在死树或电线柱上,也似红隼悬于空中。</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1:11:22编辑过]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0459黑翅鸢

#0459黑翅鸢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05: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CICONIIFORMES &gt; Accipitridae &gt; Elanus
鹳形目 &gt; 鹰科 &gt; 黑翅鸢属  
黑翅鸢
Black-winged Kite Elanus caeruleus      
描述:体小(30厘米)的白、灰及黑色鸢。特征为黑色的肩部斑块及形长的初级飞羽。成鸟:头顶、背、翼覆羽及尾基部灰色,脸、颈及下体白色。唯一一种振羽停于空中寻找猎物的白色鹰类。亚成鸟似成鸟但沾褐色。
虹膜-红色;嘴-黑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轻柔哨音wheep, wheep。
分布范围:非洲、欧亚大陆南部、印度、中国南部、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见于云南、广西、广东及香港的开阔低地及山区,高可至海拔2000米。曾在湖北及浙江有过记录。
习性:喜立在死树或电线柱上,也似红隼悬于空中。  </P><>异名: Falco caeruleus Desfontaines, 1787 , Falco vociferus Latham, 1790 ,  
俗名:   
命名人及年代: (Desfontaines, 1787)

资料来源于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等著《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P>
发表于 2005-12-6 08: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野外鸟类手册中的分布介绍有误,黑翅鸢现在已经是广布种了,向北一直到河北都已不希奇。</P><>为什么一个鸟种,短短几年(?)之内就成为一种当地的优势种呢?并且做为留鸟而广为分布,大家从野外的目击次数就已经知晓了。</P><>一个提问,在黑翅鸢之前,本地(福州)猛禽中的优势种是谁? 普通狂还是黑耳鸢? 那他们为什么让出了这“王者”的地位? 而这种变迁又说明了什么呢?</P><>并不清晰的观点:一个地区的猛禽存在往往具有指标性的意义?</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0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p>老鸟就是爱思考,[em23]~~~</p><p>它在福建常见,在整个中国都是如此吗?</p><p>ps,它的眼睛很有魅力~</p><p> aWH8ircC.jpg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1:25:1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7 04: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ffish</I>在2005-12-6 17:04:11的发言:</B>





<>它在福建常见,在整个中国都是如此吗?</P>




<>这个问题就超过我的认知范围了,有待方家指导。 分布地域的变动说明什么? 某地优势种的此消彼伏又说明什么?</P>
<>如果与之相关的生态链上其他物种也出现变化,那又说明什么? 会出现哪些变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子得变化?</P>
<>我只相信:</P>
<>每一只黑翅鸢在不同年代掠过同一块草田上空之时,看到的风景绝对不一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7 10:43: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7: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随风招摇</I>在2005-12-6 20:39:57的发言:</B>
&gt;

<>我只相信:</P>
<>每一只黑翅鸢在不同年代掠过同一块草田上空之时,看到的风景绝对不一致。</P>

<>其实,感觉随风兄不是已经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想一个地方生物物种优势的变化不正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生境变化更适合它的生存?或许它也成为这个地方的留鸟不想再走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8: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0475蛇雕

<p>

#0475

#0475
</p><p>蛇雕 Crested Serpent-Eagle</p><p>鹳形目 &gt; 鹰科 &gt; 蛇雕属 </p><p>CICONIIFORMES &gt; Accipitridae &gt; Spilornis cheela</p><p>描述:中等体型(50厘米)的深色雕雕。两翼甚圆且宽而尾短。成鸟:上体深褐色/灰色,下体褐色,腹部、两胁及臀具白色点斑。尾部黑色横斑间以灰白色的宽横斑,黑白两色的冠羽短宽而蓬松,眼及嘴间黄色的裸露部分是为本种特征。飞行时的特征为尾部宽阔的白色横斑及白色的翼后缘。亚成鸟似成鸟但褐色较浓,体羽多白色。</p><p>虹膜-黄色;嘴-灰褐色;脚-黄色。</p><p>叫声:非常爱叫雕,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发出响亮尖叫声kiu-liu或kwee-kwee, kwee-kwee, kwee-kwee-kwee。</p><p>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p><p>分布状况: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burmanicus),长江以南各地(ricketti),海南岛(hoya)及台湾(rutherfordi)。在高至海拔1900米有林覆盖的山丘或许为最常见的雕雕类。 </p><p>习性:常于森林或人工林上空盘旋,成对互相召唤。求偶期成对作懒散的体操表演。常栖于森林中有阴的大树枝上监视地面。</p><p>俗名:吃蛇鸟 横冠蛇雕 麻鹰 直冠蛇雕</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1:21:02编辑过]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aFQ1sD9p.gif
oDDL2MdC.gif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8: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鹳形目  &gt;鹰科  蛇鵰属  
同物异名: Falco cheela Latham, 1790 , Spilornis cheela burmanicus Swann, 1920 , Spilornis cheela ricketti W. L. Sclater, 1919 , Spilornis hoya Swinhoe, 1866 , Spilornis rutherfordi Swinhoe, 1870, 
中文俗名: 吃蛇鸟 横冠蛇雕 麻鹰 直冠蛇鵰   
拉丁文目名: CICONIIFORMES  
拉丁文亚目名:   
拉丁文科名: Accipitridae  
拉丁文亚科名:   
拉丁文属名: Spilornis  
拉丁文种名: cheela  
拉丁文亚种名: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Latham, 1790)  
英文俗名: Crested Serpent-Eagle
物种名称:蛇鵰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参考文献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参考文献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中等体型(50厘米)的深色鵰鵰。两翼甚圆且宽而尾短。成鸟:上体深褐色/灰色,下体褐色,腹部、两胁及臀具白色点斑。尾部黑色横斑间以灰白色的宽横斑,黑白两色的冠羽短宽而蓬松,眼及嘴间黄色的裸露部分是为本种特征。飞行时的特征为尾部宽阔的白色横斑及白色的翼后缘。亚成鸟似成鸟但褐色较浓,体羽多白色。虹膜-黄色;嘴-灰褐色;脚-黄色。 叫声:非常爱叫鵰,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发出响亮尖叫声kiu-liu或kwee-kwee, kwee-kwee, kwee-kwee-kwee。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burmanicus),长江以南各地(ricketti),海南岛(hoya)及台湾(rutherfordi)。在高至海拔1900米有林覆盖的山丘或许为最常见的鵰鵰类。习性:常于森林或人工林上空盘旋,成对互相召唤。求偶期成对作懒散的体操表演。常栖于森林中有阴的大树枝上监视地面。  

<>
<>资料来源:http://www.moon-soft.com/program/doc/readelite882882.htm</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8: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鸟会能搜到的蛇雕贴子均无法显示图片,谁有保存过鸟会自己拍的蛇雕图片求两张?谢过先!</P>[em27]
发表于 2005-12-7 2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ffish 做的好棒呀![em17]</P><>图片泥娃应该有的,我的存丢了</P>[em04]
发表于 2005-12-8 02: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将就着看吧:)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发表于 2005-12-8 07: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鼻涕耷不流</I>在2005-12-7 18:14:41的发言:</B>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2/2005127181424561.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12/2005127181424561.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你拍的?发型和你很像啊![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BTW真是雪中送炭! 那家伙的发型的确很酷!</p><p>附第一次的观鸟记录</p><p>http://www.bird-watch.org/dispbbs.asp?BoardID=2&amp;ID=75[em0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1:27: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0791#红尾水鸲

<p>

0791#红尾水鸲

0791#红尾水鸲
</p><p>红尾水鸲 Plumbeous Water-Redstart</p><p>雀形目 &gt; 鹟科 &gt; 水鸲属 </p><p>ASSERIFORMES &gt; Muscicapidae &gt; Rhyacornis fuliginosus</p><p>描述:体小(14厘米)的雄雌异色水鸲。栖于溪流旁。雄鸟:腰、臀及尾栗褐,其余部位深青石蓝色。与多数红尾鸲的区别在无深色的中央尾羽。雌鸟:上体灰,眼圈色浅;下体白,灰色羽缘成鳞状斑纹,臀、腰及外侧尾羽基部白色;尾余部黑色;两翼黑色,覆羽及三级飞羽羽端具狭窄白色。与小燕尾的区别在于尾端槽口,头顶无白色,翼上无横纹。雄雌两性均具明显的不停弹尾动作。幼鸟灰色上体具白色点斑。亚种affinis的雄鸟尾上覆羽棕色,雌鸟尾部白色较少,下体鳞状斑纹仅限于腹中心。</p><p>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褐色。</p><p>叫声:尖哨音ziet, ziet;占域时发出威胁性的kree声。鸣声为快捷短促的金属般碰撞声streee-treee-tree-treeeh,栖于岩上或于飞行时发出。</p><p>分布范围: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及印度支那北部。</p><p>分布状况:常见的垂直性迁移候鸟,于海拔1000~4300米的湍急溪流及清澈河流。亚种fuliginosus于西藏南部、海南岛及华南大部,北至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亚种affinis于台湾,见于海拔600~2000米。</p><p>习性:单独或成对。几乎总是在多砾石的溪流及河流两旁,或停栖于水中砾石。尾常摆动。在岩石间快速移动。炫耀时停在空中振翼,尾扇开,作螺旋形飞回栖处。领域性强,但常与河乌、溪鸲或燕尾混群。</p><p>S,上榜理由,第一只对着鸟书猜对的小鸟~^^</p><p>曾经在紫队的贴子里看到红尾水鸲有个绰号叫做“小铅球”让人印象深刻。</p><p>BTW,认鸟图片中麦茬的图片选自以下地址:</p><p>http://www.xjltp.com/wthltp/dispbbs.asp?boardID=6&amp;ID=924&amp;page=9</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1:51:40编辑过]

每日一鸟~

每日一鸟~

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福建省观鸟协会 ( 闽ICP备19009696号-1 联网备案号:35010202000962 )

GMT+8, 2025-5-12 13:29 , Processed in 0.0783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